当前位置: 首页> 《文本 传播 对话: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到跨文化传播》> 从《子夜》看茅盾小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从《子夜》看茅盾小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作者
出版日期2017-01
字数5842字
关键词
中图分类
折扣价¥1.2定价:¥2.0

在30年代的作家中,茅盾可以说是能将外国文学技法融合得自然圆熟的一个了。正如瞿秋白所言:“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地要纪录《子夜》的出版。”4339535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当时左翼文学的代表,证明了左翼文学不是“幼稚、粗拙”的。更是在于,它成功地融合了欧洲文学的多种手法,不仅仅有现实主义的、自然主义,更还有象征主义的手法和未来主义等手法。30年代初,茅盾完成了他那本关于外国文学最为包罗万象的著作《西洋文学通论》,在这本书中可以发现茅盾的兴趣和爱好,他对某些作家完全忽略或一笔带过。对希腊、罗马和北欧神话、希腊悲剧、中世纪传奇给了很大篇幅,然后是雨果、弗洛贝尔、左拉、契诃夫、梅特林克、现代派和先锋派文学运动。人们评论《子夜》时,往往着眼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价值,同时批评矛盾对农村革命的描绘不足,在论述茅盾及其作品与外国文学关系的时候,往往注意到他与托尔斯泰与左拉自然主义的关系,却忽视了他对欧洲现代派文学手法的纯熟运用,而这正是欧洲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中国综合化走向的典型。

一 《子夜》与象征主义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从《子夜》看茅盾小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梅启波.文本 传播 对话: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到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梅启波.文本 传播 对话: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到跨文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