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抗日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日本飞机频频扰乱后方,作为大后方的成都也警报不断,生活极不安定。
暑假时,母亲陈太夫人与二女至中、六女宁孺返回宜宾老家。至中在疏散到柏溪的宜宾中学任教,宁孺在该校读书。唐先生四妹恂季随四川大学迁往峨眉山,五弟慈幼在成都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后,回到宜宾家中等待发榜。后,五弟慈幼考上四川大学化学系及政治大学会计专修科,唐先生电报阻止弟弟去政治大学读书,谓无学术价值。
唐先生则转往重庆,到已经迁至重庆的教育部做特约编辑。在教育部的工作,主要是代教育部长陈立夫改写一部哲学书,以陈立夫名义出版,月薪为三百元。
对于在教育部的这份工作,唐先生是十分犹豫的。
一方面,此项工作完全由上级安排支配,没有任何自主性,索然无味;而且教育部作为官僚机构,官僚们与唐先生的作风也大不一样;唐先生又恐怕陷入政治漩涡,失去精神自由;基于以上考虑,唐先生本极不愿意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