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海南岛及周围语言比较研究》> 《海南岛周围语言》从“祖、妣”说起

《海南岛周围语言》从“祖、妣”说起

作者
出版日期2017-10
字数5669字
关键词
中图分类
折扣价¥1.99定价:¥3.32

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指出,祖妣、父母的本义,就是表示男性女性:“是故士女对言,实同牡牝、祖妣。而殷人之男名‘祖某’,女名‘妣某’,殆以表示性别而已。”又说:“知祖妣为牡牝之初字,则祖宗崇祀及一切神道设教之古习亦可洞见其本源。盖上古之人本知母而不知父,则无论其父之母与父之父。然此有物焉可知其为人世之初祖者,则牝牡二器是也。故生殖神之崇拜,其事几与人类而俱来。”(郭沫若1976,36页)郭氏在《释岁》一文中又说道:“古之父母,意犹男女,今人称雌雄牝牡为公母,即其遗意。”(同上136页)

我们从甲骨卜辞看到,殷商男子很多以“祖”取名,如“祖甲、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癸、祖伊”等,女子很多以“妣”取名,如“妣甲、妣丙、妣庚、妣戊”等。到了周代,词序有所变化,由商代的“祖某、妣某、父某、母某”变为“某父、某母”。(参郭沫若1976,30—32页)

郭氏从人类社会起源的角度对汉字“祖、妣”本义的阐述,在后来的汉语(包括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一 祖(即且,表男性)

相关词

相关推荐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海南岛周围语言》从“祖、妣”说起//张惠英.海南岛及周围语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张惠英.海南岛及周围语言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