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的汉语外来异名同实概念词为对象进行封闭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多个维度归纳出汉语词汇分布的十种状态,例如:缺位、补位、占位、退位、等位、正位、副位、错位、易位、让位等。外来概念词的词汇分布研究不仅可以更为细致地了解外来异名同实概念词的竞争状况,对汉语基本词的演变、新词语新术语的研究和汉语语文辞书的编纂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 汉语外来概念词中的异名同实现象
外来词作为异文化的使者,文化交流的结晶(史有为,1991: 1),在汉语发展史上经历了汉唐佛教词汇、晚清西学词汇和改革开放后的新词新语三次大规模涌入的浪潮,对汉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前后两个时期的外来词一直是古代汉语训诂学和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唯独处于古今转型期的晚清外来词研究相对薄弱,而该时期“汉语词汇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前几千年”(王力,1958: 493),影响深远,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