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研究》> “礼以安伦”的理想伦理秩序

“礼以安伦”的理想伦理秩序

作者
出版日期2021-06
字数421字
关键词
中图分类
折扣价¥5.41定价:¥9.02

伦,即为人道。若有人,定不能无伦,同时,人无伦外之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其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而有着不同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中国人的道,是伦常之道,存在于五伦关系当中,《孟子·滕文公上》云:“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乃是人之常道和常理,儒家最为重视,又如儒家的“十义”之说:“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7663839再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有,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儒家认为只要“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国治天下平的理想就能实现。可见,实现人伦的重要性。而要实现人伦,就要使人伦中的双方都能够遵守一定的“规矩”,这个“规矩”就要以礼教之,以礼安之,以礼来实现君臣之间的礼义之道,父子之间的尊卑之序,夫妻之间的挚爱之情,兄弟之间的骨肉至亲之谊,朋友之间的诚信之德。

相关词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
错误反馈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礼以安伦”的理想伦理秩序//王晶.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王晶.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