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婚姻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根据本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平等权利,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平等权利,父母也有继承子女遗产的平等权利。在同一亲等中,同一继承顺序中,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也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均有同等的继承权,不因性别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所谓继承是指财产所有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之时起,按照法律规定将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称为遗产。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继承遗产或者有权继承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人根据法律规定,取得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产主要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个人承包应得的收益以及其他合法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