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孔子家语》论理想人格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从现存的与孔子相关的文献来看,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非常丰富,其中心内容是对“君子”人格的设计。有关“君子”人格的思想是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反思的思想成果,“君子”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君子”这一范畴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5次,是孔子关于理想人格思想的主要概念。同时,除了君子之外,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称谓还有“圣人”“仁人”“成人”“志士”“士”等。参见王凌皓等《孔子的理想人格理论对和谐社会人格建构的意义》,http://ver.teacher.com.cn/teacher/front/content.action?contentId=56421。'>[1]在《孔子家语》中,孔子...
关键词: 君子  孔子  圣人  天下  

《孔子家语》论“孝”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孝是以父权为中心所渐渐形成的巩固家庭组织和社会秩序的道德观念。参见徐复观《中国孝道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在历史中的诸问题》,《中国思想史论集》,第133页。'>[1]作为一种人伦事实,孝应当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出现,但它反映为观念形态,并见诸文字记载,则可能是父权社会形成以后的事情。甲骨文中常见“孝”字,说明至晚在殷商时代,中国人的主体信仰世界就已有了明确的孝的观念,并已出现了一位堪为万世楷模的孝子,即殷高宗武丁之子孝己。参见《战国策》之《秦策》《燕策》,《庄子·外物》,《荀子》之《性恶》《大略》,《汉书·古今人物表》。王国维先生认为,甲骨卜辞中的“兄己”就是“孝己”...
关键词: 孔子  父母  长辈  观念  孝道  

《孔子家语》论“义”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与“仁”一样,“义”在中国古典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陈明指出:“义作为与仁并举的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中坚性概念,其萌芽必定以民族生命和生活的深层结构为其温床。”陈明:《儒者之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陈明:《“以义为利”:制度本身的伦理原则——〈大学〉新读之二》,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yywlzdbsdllyzdxxdz2.htm。'>[1]《说文·我部》曰:“義,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義之本训,为礼容各得其宜。”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经传多以仪为之”可为佐证。杨树达...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儒者  

《孔子家语》论“仁”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仁”和“义”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两个核心范畴,并且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载《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32页。'>[1],郭店楚简《六德》所言“仁与宜(义)戚矣”就含有这个意思,儒家典籍中普遍有仁义对举连用的情况也体现出这个意思。我们先来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仁是孔孟所谓抽象程度很高的恻隐之心和推己及人的“博爱”;狭义的仁与礼或义相对,指“爱人”及“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教化施治;或与智勇并举,指向善的意愿。从广义上说,仁是义的基础。而狭义上的仁与义则各有所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二者是并协互补的关...
关键词: 孔子  爱人  仁者  

《孔子家语》五行观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与阴阳密切相关的还有五行,中国古代哲人常常以阴阳与五行配合。五行是中国古人用以认识和把握天道的另一思想体系。五行是五种物质—能量—信息的符号,五行之间生、克、乘、侮等各种关系反映了天地之间各种物质、结构、能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化规律。五行的观念起源应该是很早的,一般认为,至迟在西周初年,五行思想就已经非常完备并得以广泛运用了。在传世文献中,“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甘誓》关于《甘誓》的成文时代,学界莫衷一是。刘起釪先生认为:“《甘誓》这篇唯一的由夏代口耳相传下来,经商、周笔之于书的古代战争誓词。”参见刘起釪《尚书研究要论》,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19页。本书从之。'>[1],“五行”最早...
关键词: 五行  孔子  五帝  思想  

《孔子家语》阴阳观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其本义是指物体对于太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诗经》云:“既景既冈,相其阴阳。”《诗经·大雅·公刘》。'>[1]就是在用“阴阳”二字的本义。反映阴阳思想最重要的古籍无疑就是《周易》。《周易》以“阴阳”为构成要素,首次较为系统地表达了“阴阳”思想,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阴阳”思想成熟于《易传》,而导源于《易经》。《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周易·说卦》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其中的“阴阳”不仅指阴阳二气,而且也指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力量和属性。因此,《庄子·天下》正确地概括指出:“《易》以道阴阳。”西周末年,...
关键词: 孔子  圣人  思想  万物  言论  

从上博楚简看《孔子家语》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紧急抢购回了一大批战国楚竹书,其中有许多极为珍贵的儒家佚籍,尤其是“上博藏简《民之父母》篇的公布,消除了多年来对《礼记》《家语》中‘五至三无’说的怀疑”,“轰然打破了”学术界以前所普遍流行的认为“《家语》乃王肃伪作”的“成见”。庞朴:《话说“五至三无”》,《文史哲》2004年第1期。'>[1]从孔子开始,儒家就极力倡导礼乐治国,强调指出:“能以礼让为国乎,何(难之)有!”不难看出,儒家注重的乃是“礼乐之原”。所以《民之父母》引孔子曰:“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儒家主张,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通达礼乐之本原。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关键词: 父母  儒家  礼乐  三无  孔子家语  

从阜阳双古堆汉简看《孔子家语》

来源图书: 《孔子家语》考述
作者:王秀江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阜阳双古堆汉简是1977年在发掘安徽阜阳县双古堆一号汉墓时发现的,有竹简、木简和木牍,已清理出十多种古籍。参见阜阳汉简整理《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3年第3期。'>[1]令人惊喜的是,双古堆汉简中也有与《孔子家语》有关的木牍,整理组就此指出,一共有三块,一块较完整,两块已残破,皆为书籍篇题。完整的一件,正、背两面各分三行书写,今存篇题四十六条,内容多与孔子及其门人有关,如“子曰北方有兽”,“孔子临河而叹”,“卫人醢子路”,等等。这些篇题的内容大多能在今本《孔子家语》中见到。另一块木牍也是两面书写,现存较完整的篇题二十多条,如“晋平公使叔曏聘于吴”,“吴人入郢”,“赵襄子饮酒五日”,包括春...
关键词: 孔子家语  孔子  王肃  材料  
上一页 45678 9 10111213下一页  第 /2314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