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子张第十九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9.1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上篇末章暗示周朝,人才济济多义士,由此切入本篇首章,讲义士有四个基本标准。子张说:“士人能在危急关头,奋不顾身;看见利益能想到合不合道义;祭祀时体会到虔敬;治丧时体会到哀伤,也就可以了。”士:古代的社会精英。致命:极尽性命,捐躯。其:则。四个标准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现世,二是对往生。前者是看一个人如何对待付出和获取:“付出”极端到能献出生命,“获取”能首先想到取之有道;一句话,无限付出,依义获取。如此修炼,不会懈怠,更不会贪赃。“丧”是针对刚逝去的生命,表达内心哀痛是一个人应有的同情心;“祭”是针对过世有日的人,人走“茶”却不...
关键词: 君子  孔子  知识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微子第十八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8.1 微子去之,箕子爲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上篇末章暗示要修德不懈,避免为人憎恶,修身除恶的过程也是近仁的过程,仁人皆经历这一阶段,由此切入本篇首章“殷有三仁”,说明凡人要成仁,“年四十不见恶”只是基础,还要经受各种磨难,乃至失去生命,那样就真的盖棺论定了,无法再见恶。微子(离开其弟殷纣王而遁)去,箕子(装疯被其侄纣王)收为奴隶,比干(向其侄纣王)强谏而被杀害。孔子说:“殷朝有三个‘仁人’。”子:爵。之:指殷纣王。箕:音机。“三仁”为殷代末期的三个贵族,均反对纣王暴政而欲行仁政,但终未成功,个人也有不同结局:箕子不忍离父母之邦而忍辱留下,比干强谏被杀,微子为让子祀不辍而...
关键词: 孔子  子路  乱世  柳下惠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阳货第十七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7.1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 “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上篇末章谈在称谓上要讲究谦敬,本篇首章暗示要及时出仕,不可过于谦让。前者的称呼有异,是依礼而为;后者的推脱,是因“道不同”而有所选择。两章相接,编者是想说明,尽管不愿相谋,但必要的礼数还是要讲的,就是政敌,也要彼此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阳货想(召)见孔子,(知)孔子不想(来)见,便(趁孔子不在家时)馈赠其蒸小猪(迫使其必依礼回拜自己)。孔子也...
关键词: 孔子  上章  君子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季氏第十六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6.1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卫灵公第十五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5.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愠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上篇末章讲童子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循礼而行,不可寄望速成。本篇首章讲国君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依礼治国,不可黩武称霸。做人、治国,“依礼”才是正道;想有成就,速成不行,不择手段也不行。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排兵布阵。孔子恭答:“祭祀礼仪方面,以前倒是有所涉及;带兵打仗则没学过。”没多久便离开了卫国。(孔子一行)在陈地断粮,跟随者都饿得爬不起来。子路怒气冲冲地面见孔子问:“君子也会有如此困穷之时?”孔子说:“君子穷困时能有所守(而...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宪问第十四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4.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上篇末章暗示弃民之君乃国之耻,本章讲只知食禄不讲原则者可耻。君使民战、士取俸禄,均有其原则,舍弃原则就有耻。(原)宪求问什么是耻。孔子说:“邦国的政策合乎他的原则,他出仕为官领取俸禄;邦国的政策不合乎他的原则,他也出仕为官领取俸禄,这就是耻。”谷:古代以谷物支付俸禄,所谓实物报酬。公义高于私利,不讲公义地逐私利就是可耻之举。君臣合道而聚,君道合于臣道,就是臣的“邦有道”,臣为君服务就是献于道,领取俸禄也名正言顺。反之,为取俸禄出卖自己的原则,就是谋食不谋道的可耻行为。当然,孔子的讲法是有前提的:臣能用脚投票,到别处谋食。如果天下只有一个...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上章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子路第十三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3.1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上篇末章论交友,属私人范畴,友朋之间是对等的,其交互影响具双向性。本章论施政,属公共范畴,官民之间是“引领—追随”的关系,官员率先垂范是单向的,两章对照,凸显为政者的责任。子路问施政之道。孔子说:“先自己带头做,(以身教示范,民众做成)再犒劳他们。”再问还有什么,答:“不倦怠。”(先)之:代词,指事。劳:音酪,犒劳。也有解作“君子信而后劳其民”(19.10)的“劳”。(劳)之:代词,指民众。益:增,另外。“先之”就是“子帅以正”。孔子虽然没有官民平等意识,但为官者地位高、责任大,要先之,要无倦。劳作在先、不容有倦怠,这种官员做起来恐...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小人  

《论语贯通:孔子政治哲学刍议》颜渊第十二

作者:胡晓地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01日
简介: 12.1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上篇末章讲孔子以“吾与点”表明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本篇首章讲“克己复礼”,自由自在生活不是不受任何约束,这也许是中国人最早意识到“自由是约束下的自由”,后来在西方变成“自由是法律下的自由”。颜渊问如何求仁。孔子说:“约束自己言行,使之合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每个君子)每天都这么做,天下便渐趋于仁,求仁行仁靠的是自己,靠别人行吗?”颜渊问:“请问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说:“不合乎礼制要求的不去看...
关键词: 君子  孔子  社会  百姓  
上一页 12345 6 78910下一页  第 /2314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