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尤其第一个十年之后,我国城镇地区率先进入“白领社会”,推动了“消费升级”趋势,人们不仅满足于消费带来的舒适生活,还追求乐趣和体验,不仅满足于物质产品的拥有,还对各类服务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领社会”来临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测算,2006年至2015年间,白领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32%上升至2015年的38%;2013年,白领在城镇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达到62%,在2015年则达到64%,相对于蓝领和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口优势有所强化。我国城镇地区率先进入了“白领社会”,实现职业结构的初步转型。
在这一新阶段,职业和阶层结构进一步发生裂变。一些商业服务业人员、自主创业人群、城市白领、新技术工人等构成的职业阶层更加活跃。这些新阶层的特点是就业和创业以服务业为主体,尤其与“互联网+”、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创新服务业密切相关,他们或者比较年轻,或者拥有一定的文化资本,虽然经济资本可能较低,但是大都来自城镇家庭,从而受到家庭很大的支持。这些活跃的白领群体和青年群体既是服务的供给者,也是推动消费升级、建构消费品味的重要力量。
新的消费品味特征形成
在“白领社会”阶段,显著的消费品味特征是“自我导向型”消费倾向相对于炫耀消费的上升,文化消费相对于物质消费的上升,强调体验的服务消费相对于强调拥有的商品消费的上升。当前阶段有如下消费品味特征。
注重品质。当代社会,人们不仅追求商品消费的品质,也越来越注重服务消费的品质。一方面,创新型服务消费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效率和乐趣,比如共享单车、共享住宿、网络外卖等平台服务以及网络购物服务;另一方面,较传统的服务业覆盖了更广泛的生活领域和更大范围的消费者,比如餐馆、咖啡馆、旅游、家政、装修,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加安全、可靠、个性化的服务。
追求“知识消费”。近些年,人们对文化消费的热情逐渐增长。在文化品味上,高社会阶层人群有着明显的对高雅文化的偏好。以互联网为平台,“知识付费”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逐渐上升为文化消费的新趋势。工业化社会步入信息时代,蓝领社会发展到白领社会,知识既是生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满足文化娱乐、修身养性、精神寄托等需求的重要中介。
强调体验。伴随“自我主导型”消费倾向的上升,强调体验作为快乐和舒适的来源或者体验本身作为目的的消费越来越受到欢迎。很多证据显示,当代消费者在重视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强调服务的良好体验性;消费体验有新奇刺激型体验、成长教育型体验、享受型体验等多种形式,该领域需要很强的文化创意能力,也可以说是“想象力经济”。体验消费往往以购买和使用服务为载体,典型的消费实践包括旅游和都市闲暇文化。
完善政策体系
整体来看,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品味特征。为了促进消费、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福利保障、产业发展等政策体系,并健全经济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白领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领域。应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会展、现代商贸、人力资本等,推动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兴服务业的成长,强调科技和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增加服务业就业渠道、完善就业结构,从根本上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白领群体。
第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鼓励多元化的就业模式,为青年提供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快速增长的时机,把握互联网社会的宏观趋势,积极帮助大学生、城镇青年和新生代农民工转变就业理念、培养和发展职业技能,引导青年结合兴趣和实际条件选择职业、行业。为青年自主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和经验支持,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和退出机制,给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多元化的就业模式,在线上和线下构建有效的人才成长和人才流动机制,增加青年的社会话语权等。
第三,推动产品创新,开发“中高端”消费市场,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企业应注重开发“中高端”消费市场,创新设计、把关质量,推进产品研发和成本的降低,鼓励家庭耐用品的更新换代;推进个性化、差异化的生活服务,创新产业生态,丰富和优化消费者体验,从商品和服务两方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四,加快发展服务消费,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改善消费环境。如果说商品需求可以寻求海外市场的话,服务需求则基本上由本地消化,是启动内需的重要途径。目前的餐饮、旅游、休闲乃至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供给的水平有待提高,不仅涉及服务质量和态度问题,更关系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等,服务供给水平较低限制了服务消费的增长。应当抓住居民服务需求增长的契机,提高相对传统服务业的供给水平,同时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鼓励针对产品研发和服务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实践和共享经济,促进资源整合与普惠。政府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处理食品安全、电信诈骗等事件。企业和政府联手改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