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列表 >文化教育详情

论当代中国电影的物化现象

作者:《现代传播》
发布时间:2018-08-07
收藏 纠错

  【摘要】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感性""物性"逐渐压倒了理性、精神性而占据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感性的时代",也是"物"的消费的时代。"物""感性"的凸显,与之相对的另一范畴"精神"的贬抑,成为包括电影在内的诸多艺术的重要表现趋势或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艺术尤其是电影中有种种表现,如"身体"的突显、物性或媒介的突显、物的符号化表现,以及其所引发的艺术、美学问题等。这一趋向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以及当代文化的"感觉革命""媒介文化革命"等的一部分。但在这场"感觉革命"中,需要在物与心、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之间寻找合适、平衡的张力。

  【关键词】中国电影 物化 身体美学 感觉革命 媒介文化

  【作者】陈旭光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原文刊于《现代传播》2018年第5期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