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一项新研究指出,由于对“专业精神”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自认为具有高度专业精神的人反而更有可能作出不当行为。
据美国康奈尔大学官网2月9日报道,美国管理学会主办的期刊《美国管理学会展望》近日刊发了该校管理与组织研究副教授苏妮塔·萨的文章《专业精神悖论:专业精神增加利益冲突风险》。作者表示,作为医学和法律等传统职业的重要特征,专业精神已成为一项用于描述个人在工作中如何行事的概念。财务顾问、医生等职业的专业人士声称,专业精神可以使他们免受腐败和利益冲突(个人利益与职业责任感之间的冲突)的不利影响,做到“管理自己的大脑”。然而,大量社会科学研究表明,源于利益冲突的许多偏颇行为都是无意和隐蔽的,而自认为具有的专业精神和诚信品质并不能帮助专业人士抵御这类负面影响。
苏妮塔·萨针对400名企业经理进行了一项调查,以分析他们对不同利益冲突情景的反应。在开始调查之前,作者分析了参与者对其保持客观、自我调节能力所作的自我评价,以此衡量每名参与者对自己专业精神的看法。随后,她设置了不同的情景,并询问了参与者在不同的情景中是否会接受他人赠予的礼物,并要求做“肯定”回答的参与者想象自己接受礼物的场景,以及预测这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调查结果与我的预测相一致:参与者越是自认为具有专业精神,就越有可能接受来自意图不明或可疑之人的礼物,且越不容易认为礼物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苏妮塔·萨说,“调查结果表明,高度的专业精神背后可能是对专业精神本身的浅薄理解,这使人倾向于高估自己、放松警惕,从而陷入利益冲突。”
苏妮塔·萨建议,不要将专业精神定义为个人特征或感觉,而是将其定义为一系列可观察的重复性行为实践,这些实践必须展现出对专业精神的深刻理解并促进社会公益。制定企业政策和行为准则时,需要引入能起到示范和教育作用的正面榜样并提供实践机会,要在思想和品格两方面培养专业精神。同时,商学院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精神的深层次理解。
(刘珂冰/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