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艺术列表 >文化艺术详情

专家研讨智能化技术与影像艺术发展

作者:戏剧影视教指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3
收藏 纠错

  2021年11月18日下午13:30,“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十三讲,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共同主办,由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邀请到胡智锋教授、厉震林教授、李晓红教授、陈旭光教授、杨俊蕾教授、范志忠教授、张阿利教授、骆平教授、熊贇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就“智能化技术与影像艺术发展”一题做精彩发言。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B站账号、“北师大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快手账号同步直播。

  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扬,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复旦光华人文学者杨俊蕾共同担任主持。

  讲座开始前,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周星教授代表戏剧影视学教指委发表致辞。周教授表示近几年的人文艺术、科幻世界的发展已经到达高阶段水平。根据人们所想提出的词汇构成的理论,越来越呈现出人类进入高端阶段时思想构造和理论建设的重要性。鉴于此,教指委将其作为研讨主题,邀请各位专家和业界老师一同讨论智能化技术与影像艺术发展,更好地为新文科跨领域的结合提出更多的思想和启发。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陶寰代表复旦大学中文系发表致辞。他介绍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发展情况,欢迎各位专家来校指导和交流,并祝此次高端研讨会圆满成功。

  接下来,讲座正式开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智锋分享了智能时代视频传播的发展新趋势。

  胡教授首先提出智能时代的视频传播产生了新的特征,第一是自动性,技术基础让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需要花大力气筹备、采集影像。很多情景在虚拟场景中就可以真实呈现;第二是联想性,想象力可以通过丰富的算法和极强的算法,让不关联的信息瞬间和关联在一起;第三是自由组合性,信息之间能够进行随机、自由的组合;第四是拟态性,特别是VR和AI,这样的生产方式和传统视频的生产制作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并且跨多屏端一体化也成为现实;第五是非线性,传播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打乱了时空传播的规律。

  随后,胡教授梳理了新媒体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以传统图文为主,但信息丰富度不够,信息提炼程度更不够;第二阶段呈现了新型图文状态,比如今日头条等,这些平台的信息提炼程度大大提高,社会关注度大大提高,但交互性、互动性还不够;第三阶段出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社交化新媒体,集体呈现短视频化的趋势,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数量大大的加强,但短视频在专业化、个性化、群落化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然后,胡教授提出:未来的智能时代的视频传播可能向两条路线发展,第一是技术主义路线,第二是人文主义路线。最好的状态是两种路线的混搭,将技术和人文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胡教授提出了四个原则:第一是态度决定一切,视频传播一定要强调价值观引领。需要以人为本,以人类情怀引领的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是细节影响成败,各个机构平台、个体视频传播的竞争,关键在于综合的执行力;第三是诗意提升现实,视频传播无论如何都要考虑人的需求。不只是技术炫酷,也要诗与远方。智慧改变世界,强调创造力,平台和机构要对不同元素资源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才能呈现更好的视频艺术作品。

  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第13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12届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厉震林以“特技语言共同创造未来表演”为题发表了演讲。

  数字技术催生沉浸化电影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表演撬动了表演美学的某些敏感部位,使表演艺术三位一体的传统受到动摇。演员与特效技术成为共生体,演员的表演具有无限的可能。数字技术与电影表演的共生现象有着清晰的路线图,一方面创新电影影像的技术方式成为电影产业深层次基础,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对于电影表演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数字技术中,表演的人可以设置编码,真人表演虚拟形象组成人物关系,人类无法完成的动作可以技术生成,使得表演的部分原理受到挑战,需要重新阐释以及定义。表演的技术和艺术的艺术界限逐渐模糊,并且新兴技术在发展愈加合体。艺术的技术化与技术的艺术化成为表演的新常态。

  中国电影表演借此契机在艺术与技术的交互关系之中,构建一种中国表达。将数字技术作为中国表演美学为世界认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中国文化的重意境和留白,人物表演在天地之间的渺小以及画龙点睛之妙,在电影革命时代来临的过程之中,使东方表演语汇转化成为世界表演语汇。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电影家协会主席李晓红,做了主题为“智能技术+艺术、复合+前沿性艺术人才培养必由之路”的发言。

  她提到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艺术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区别,相比于专业性院校,更需要一种差异化的发展,去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数字智能化时代,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型大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研究前沿性问题,站在国家的角度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以电影艺术+电影技术为核心,推动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提升。在人才培养中,学术研究、学科发展与电影艺术和技术结合,同时能够把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进行一个复合,以此来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将艺术的人文性和技术的智能化相结合,复合+前沿,在新文科这样一个跨学科交叉学科背景下探索人才培养新的可能性。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陈旭光,对数字技术、新媒体、智能,对整体艺术理论引起的挑战提出了思考。

  智能时代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诞生了计算机艺术,对原来的艺术理论和电影理论提出了强劲的挑战。陈教授提出:不断发展的智能艺术对理论的冲击至少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七艺术以及二度挑战。数字技术不仅仅能解决摄影的问题,甚至可以虚拟形象,把原来摄影机面对客观对象时的物质本体论完全解构掉了,把原来影像同物质世界所含有的解释性、阐释性的关系完全去掉了,此时的影像可以无中生有。这样的发展趋势启示我们:要尊重想象力超越现实的思维方式和作品。技术情况也使作者的主体地位有巨大的降解,对于如何培养适合当下生存,真正契合新文科要求,对跨专业的理工文融合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志忠,讲到了电影和技术的关系,以及技术发展对电影产业所产生的影响。

  他讲到,世界电影历史上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二维到3D,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带来了影像观看方式的革命,从而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虚拟化的摄影给电影制作团队带来了更全新、更直观、更可视化的一种创作方式。

  通过体感,虚拟现实、虚拟摄影、VR、AR数字新技术,与虚拟的摄影机表演捕捉人物,与虚拟场景中的表演实时呈现的电影制作方式,不仅解放了电影的想象力,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制片成本,打破了传统制作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跨越时空的间距,让全球制作团队同时在线工作。

  后疫情时代,这个打破时间空间界限的数字再产方式,将为受阻的电影制作创造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条件下直接推动电影工业、产业恢复原有的生机。与此同时,虚拟制作在改变电影制作流程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电影影像的本体意义和美学内涵。经典电影中的摄像机演员的影像功能让位于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媒体重新定义了电影的身份,电影和游戏、电影和新媒体视听影像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这是一场胶片革命和剧场电影逐步没落的时代,也是一个后电影的时代,一种新的发展时代。

  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院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等张阿利,从新文科高校影视艺术学科建设和发展,新科技背景下影视艺术面临的一些新课题、新融合,传统的影视艺术的知识体系、教育理念面临新的突破,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了分享。

  在新文科等背景下,影视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专业的重塑都面临新的起点。尤其是影视艺术学科面临的技术冲击,在文科领域里面更是真实贴切,所以影视学科就要能够去积极汲取自然学科,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网络技术、媒介技术等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能够在新科技背景下的一种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能力。

  在新科技背景下,数字技术时代影视技术面临新的课题。与科技水平相匹配的想象力文化的融合,非常之好。新的电影形态呼唤新的一种电影美学、电影理念、电影视野和电影研究的方法,因此要去努力形成一种建构。

  传统影视艺术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方法、教育理念都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新文科、新科技背景下,尤其人工智能、数字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都共同面临新的突破。在新时代以来,整个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以及互联网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现在必须面对,我们寻求中国和世界的融合,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能够给我们中国影视发展,人才的培养上,真正形成一个非常厚基础的格局,能够让我们影视产业和事业真正得到长远的发展。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指委委员,四川省戏剧与影视学教指委主任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骆平,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对文艺评论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艺产业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催生出新的样貌、新的业态以及新的场域,人工智能加上文化产业的新格局已成雏形。文艺评论如何适应多元化产业形态,如何在更深、更广层面“破而后立,晓喻新生”,其要点在于关注新变、促进斜变、警惕异变,真正实现气场强大、气度非凡、气运灵动。

  中国传统的文艺评论通常包含以善为核心的教化,以美为核心的修身、怡情,以及以真为核心的求真求变,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面对人工智能的强势渗透,文艺评论应当彰显强大的气场,凸显主体作为、主动作为、主力作为等三个作为,不回避、不露怯、不缺位,起到引领统摄和感召的作用。

  文艺评论需从外延的变化影响与内在的审美理论共同阐释,厘清人机协作的优势与弊端,以坚守文艺创作的初心和情怀,关注与网络文艺的旨趣,及其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所产生的新的可能。这也需要从三个环节真正做到有为:理论有为、形势有为、传播有为。

  文艺评论需要不断扩大关照对象和表达能力的功能,以满足文艺随着技术变革已经存在的无数可能性的探究需求。面对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文艺创作,正在或即将营造出的可能的世界,评论尚需打破已有媒介的疆域,开拓新的理论视野。以适应文艺作品本身的无限创造性、可变性和自我拓展性。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熊贇,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智能技术在图像和文本生成方面的内容。

  网络空间里面,其实数据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唯一存在。图像和文本多模态的影射过程当中,因为位置关系比较重要。所以可以看到图数据已经逐渐成为多模态数据之间的桥梁,有了这个桥梁可以进一步的减缓图像风格化生成对这个数据的一个依赖。另外英文方面的一个文本的生成,其实中文方面也有很多的工作在做。现在一个研究工作也是把一个中文的文字拆成图的结构,能够更好的捕获到中文文字的语义。

  总体来说,数据和技术总是在交叠发展,更重要的来源于各位所在的领域的需求和领域知识的指导,使得技术不断地发展。

  讲座结束后,周星教授总结到: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时代是超越千年的大变,但是人类文化和学科立足之本是不变的。善性的变本质是创造美好,创造人性,要更好地做到守正创新,人类在永远求变中精神情感的美好恒定不变。在周星教授的精彩总结后,讲座圆满结束。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