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三大体系建设】以学术创新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05-20
收藏 纠错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系统举措,提出要以学术创新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深刻解读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以学术创新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需要整体把握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学科的一元主导与多元融合、学术创新与学术成果评价之间的关系,做到“三个相统一”。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范式,实现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相统一

  学术发展的规律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中国在探索民族复兴和现代化新道路进程中所产生和沉淀的文化精神是直接构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促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成果,而且也全面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化轨迹和学术发展,已成为引导和制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学术范式。

  新时代要以学术创新更好地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觉地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范式,紧紧围绕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个中心来展开,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哲学社会科学各门类共同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范式,并不是说各学科都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进程等问题,更不是以马克思主义来取代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研究对象,而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学术研究总的引领和指导。即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自己的理论立足点、方法论原则和评价标准。在其实质上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进步的科学方法”开展“学术中国化”运动的主张是一致的。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关键是把握好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实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可以说,政治性与学术性的脱节是新时代中国学术话语影响力趋弱的重要原因。其表现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话语体系与党的创新理论政治话语之间的脱节、滞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将学术与政治割裂、断绝两者内在联系的情况目前仍普遍存在。实际上,那种回避或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及理论建构,以所谓“纯学术”标准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研究并不能增加其学术的光环。此种研究就像马克思曾批评的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一样,试图“通过最后变成人类学的形而上学走向社会主义”,因其脱离社会现实,最终只能沦为理论上的镜花水月。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实现学科的一元主导与多元融合相统一

  要以学术创新更好地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各门学科间的有机融合,处理好学科分化的必要性与学科融合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除了承载一般学科所具有的使命以外,还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引领作用旨在达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坚守育人本色、凝聚精神力量、巩固共同奋斗思想基础的目的。

  更好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需要在学科体系建设上超越现有的学科间的板块性结构,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各门人文社会学科在方法、价值、功能上的真正的有机融合。我们要在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把握好学科分化与融合相交织的关系。学科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知识发展的必要途径,但过分的学科分化又会限制知识的发展,因此,学科的融合就是知识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道路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分支学科之间的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学科是促进这种融合的引领者和黏合剂。以哲学学科为例,当前就需要更完整地把握马哲、中哲、西哲等学科间深度融合的趋势,这既符合哲学作为一种贯通之智慧的学科本性,也适应时代与现实发展的趋势要求,必能更充分发挥哲学智慧通达的优势,找到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以中国和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实现学术创新与成果评价的相统一

  学术价值与学术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学术成果的创新表达。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学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从根本上提升学术质量的重要支撑。构建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学术体系需要实现学术创新与成果评价的有效衔接,建立立足中国、引领学术、服务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对成果价值进行判断的内在尺度,由一系列自内而外的质性标准构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即是破除当前西方标准主导、行政标准失据、外在量化标准盛行等问题的迫切所需,也是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重要环节。能更好支撑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科学性、系统性,符合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基本评价要求。二是较强的适用性,符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和现阶段成果评价改革的需要。三是本土性,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应能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坚持科学性标准,需要体现学术学理与社会现实的统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不仅要强调学术标准,且应深度体现社会背景和实践价值。坚持适用性标准,要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进行综合考量,基于当前的中国实际,提炼出一套内涵一致、可服务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学术成果评价的内在标准。坚持本土性标准,需要强调主体原则,灵活把握学术评价的“国际标准”,让其“为我所用”,而不能唯其“马首是瞻”。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必须能引导学者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明确“学术为什么人”“评价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落脚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终极目标。

 

  (作者系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