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艺术列表 >文化艺术详情

贾磊磊教授主讲《电影与国家历史的集体记忆》

作者:戏剧影视教指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9
收藏 纠错

  2022123日上午9:30,“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公益项目第四期第四讲、“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二十二隆重开启。讲座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承办,采用腾讯会议与B站同步线上直播的方式,与广大学员及网友展开互动。

  讲座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委会秘书长,硕士生导师任晟姝老师担任主持人。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兼艺术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周星教授致辞。周教授表示,本次讲座的选题贴近中国影视的发展现实,学员们可以积累从国家宏观面对现实观照的一些经验。此外,周教授对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贾磊磊教授进行了介绍。

  接下来,本次讲座正式开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院长助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十届国家督学;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飞天奖评委,成龙国际电影周十大华语经典动作电影评委会主席,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评委,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评委;出版学术专著:《电影语言学导论》《中国武侠电影史》《影像的传播》《什么是好电影》《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纵横》《中国电视批评》《电影学的方法与范式》《文化产业与文化软实力》等多本学术专著的业内顶尖专家贾磊磊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贾教授讲座的主题为“电影与国家历史的集体记忆”。他表示,该主题是在试图把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电影学派研究提升到带有普遍性及国家意义层面的研究上来,本讲座的内容实质上是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延伸。 

  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在世界上也备受瞩目,电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现在是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国家,为中国电影传播和商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贸易基础,并建立起一个市场化的平台。学界研究的命题与电影产业研究的命题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电影研究者关心的往往是观众走出电影院后的心理感受、历史记忆等,而不是如何吸引消费者进入电影院。因此,作为学者更应看重精神文化在电影的传播过程当中对于一代人或者几代人,对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精神史的影响。相较于当下,历史是永远不可能重复的,除了文字之外,我们对历史的想象更直接的来自于影像,不仅是电影,包括互联网、电视,所有的影像工具都成为了记录历史的重要方法。所以,对电影的研究,应当从观众的心理记忆及其心灵感受,以至其未来心理的导向介入学者的工作。 

  贾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电影与国家历史的集体记忆”的探讨。第一点认为集体记忆是点燃历史的“灵魂蜡烛”;第二点是介绍亚洲国家历史叙述上的一些通约性;第三点则讲述了电影建构的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 

  电影是一种集体观看的艺术,它与集体的记忆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集体观看的样式,甚至追述可以到远古时代的原始人围着洞穴跳舞的仪式。然而,人类的记忆是有选择的,并进行着选择性的遗忘,在具体的影片创作中也是如此,以世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为例,在电影《ET》中,导演对成年人影像的处理是非常具有选择性的,片中的警察在画面当中经常处于有缺陷的位置,形象往往是不完整的,即在一个镜头里,警察的镜头取景只在腰部以下;而对于孩子与外星人,大部分画面则都是完整的。斯皮尔伯格这种童年心理的情节在其他影片中也有体现,如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真正使主人公回心转意、拯救生命的契机正是他注意到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被杀害。贾教授指出,国家民族的集体记忆的伦理属性是不能够忘记的,比如像日本屠杀的中国人、法西斯屠杀犹太人,这种惨烈的历史不能被忘记,这种题材应该拒绝商业投资。如果要拍这样的电影,甚至可以通过全民集资拍的方式,避免商业机制的引入扭曲我们历史的记忆。对于相关历史所进行的电影研究,也是对国家过去灾难的研究,而正视过去的灾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正视国家过去的缺陷和软弱。 

  电影可以被划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想象型电影,一类是再现型电影。想象性的电影是虚构的成分占了主要位置,和现实实际没有连接的端口;再现型电影则在现实中有历史的依据,与想象型电影相比是非虚构性的影片,主导的作品包括历史剧、灾难电影、史诗型的作品等。在这里,贾教授将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电影中不断地再现着正义战争的历史巨制进行了举例阐述,并认为这些影片是两国电影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不朽丰碑。 

  贾教授表示,亚洲国家在历史叙述上的通约性是亚洲电影研究尤为的重要命题,对于战争电影的研究更是不可或缺,因为战争电影能够特别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情感。尽管各民族的所处的时代不同,地域也不同,亚洲国家的电影却对于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主题有着一种共通的表达意愿和民族情感。亚洲电影中反殖民主义的叙事主题不仅是中国电影创作者所自觉肩负的一种文化使命,同时也形成了亚洲国家在艺术领域的文化通约性。 

  最后,贾教授探讨了电影建构的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提出在进行电影研究的时候要始终重视电影重构历史记忆的功能。电影应该符合一代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比如对动乱、停滞的历史则不能用诗意的语言进行描述,对处在改革开放历史时期的主人公命运则不能用越发悲惨的现实逻辑进行描述等;但是对那些应当被铭记的英雄伟人,我们铭记并缅怀他们的方式则是通过影视作品将他们的事迹呈现出来,甚至要细化到那些无名英雄,如情报人员等。我们对所有过去的历史记忆的回望,均对未来具有警示作用。此外,贾教授指出,部分观赏范围较小的艺术电影还没有真正进入电影艺术认知系统,有待于学界在未来进行相关的探索。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