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哲学宗教列表 >哲学宗教详情

“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陈来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08-30
收藏 纠错

  

  2022年8月20日“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陈来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图为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8月20日,旧邦新命与中国哲学——陈来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隆重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和期刊出版社等单位的1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向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敬祝70寿辰,并研讨陈来先生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历程。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主持开幕式。与会致辞嘉宾深情回顾了与陈来先生的交往,祝福陈来先生70寿辰,并表达对陈来先生所作出的学术贡献的感谢和敬意。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主持开幕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教授首先发表致辞。彭刚回顾了陈来先生和清华大学的深厚渊源,陈来2009年调到清华大学,主持恢复重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相关工作,提倡以“中国主体、世界眼光”为宗旨传承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精神,他表示,陈来为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辞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发表致辞,深情回顾了陈来先生在北京大学的学习和工作,以及陈来在北大期间为教育和学术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以“东来顺,中神通”六字形容陈来先生的学术贡献,认为陈来先生的学问有通古今、通天人、通中西的特点,致力于重塑中国人的精神,在坚持儒家传统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理解其他的思想传统。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表致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科资深教授万俊人教授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与陈来先生数十年来的交往和友谊,以及受到的深刻影响,认为陈来先生一直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在学术研究的方向问题上总会请益于陈来。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科资深教授万俊人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教授发表致辞。刘石回顾了自己阅读陈来先生的著作的感受,认为陈来先生不只是做书斋的研究,而是关注家国天下、“旧邦新命”,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他回顾自己与陈来早年交往的场景,表示陈来先生有一种气宇轩昂的气魄,自己受到许多激励和鼓舞。最后,刘石表达了对陈来先生70华诞的祝福,祝大会胜利召开。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教授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致辞。他表示,陈来先生是中国哲学界的代表性学者,在中国哲学史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做出了典范性的哲学史研究。近年来,陈来先生更加致力于哲学的创构,开辟了一条中国哲学的道路,把回应时代问题植根于中国哲学传统。他谈到,陈来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让中国哲学重新回到了主流,这表明当代中国已经自觉树立起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在线发表致辞。他回顾了自己与陈来先生早年的交往,指出陈来在中国哲学以及儒学、佛学研究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哲学研究在当代的最高水平,开创了新的研究时代和高度。他认为,陈来先生的《仁学本体论》不仅是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同时也是对世界哲学的回应,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在线发表致辞。他向陈来先生多年来的努力和成就表达最由衷的敬意,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感谢陈来先生多年来对中山大学哲学学科发展给予的无私关心和帮助。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

  随后,大会进入“陈来先生学术思想”主题发言环节。主题发言环节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向世陵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丁四新教授等嘉宾分别作大会发言,他们分析、阐释并高度评价了陈来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创新,指出了陈来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吸收借鉴西方思想,兼容并蓄,构造了以《仁学本体论》著作为代表的“新仁学”哲学体系。他们一致表示,陈来无论在对于中国哲学史各个阶段的研究和诠释,还是在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创新方面,均代表了目前中国哲学学界的最高水准。

  本次会议为期2天,与会专家学者分为七个分会场,共计25场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陈来学术思想以及中国哲学研究与旧邦新命的探讨和交流。

  其中,陈来学术思想研究共有9场发言讨论,主要围绕接着讲——《仁学本体论》的贡献、文化与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陈来先生与哲学史研究、儒学美德、仁体?文化、仁学?美德?政治、陈来先生与哲学史研究和陈来先生与理学研究等主题展开,涵盖了陈来先生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学者们就陈来多年来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对儒学研究的推动和创新性发展等展开了深入而充分的讨论。

  本次会议关于中国哲学研究共设置了15场发言讨论,主题主要包括中国哲学的方法与未来、早期中国哲学、理学新诠、“四书”专场、先秦思想研究、近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玄学与佛教、中国哲学经典与文本、朱子学研究、中西之间、明代哲学、近现代中国哲学、明清哲学、先秦哲学和宋明理学,这些问题基本涵盖了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本次会议上还安排了圆桌讨论,与会学者们共聚一堂,分享自己与陈来先生交往的相关研究和学习经历。

  闭幕式上,陈来发表致辞。他对参加本次会议的朋友表示感谢。他谈到,自己一生的工作就是客观地阐释中国哲学,以一种自觉的学科意识继承和发扬张岱年先生和冯友兰先生所开创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典范和传统,并以世界性的一流标准来求取学术目标的实现,参与世界性的学术竞争。最后,他希望通过自我总结,能够对中国哲学学术有更好的阐释,从而鼓励中国学者做出更好的成绩。  

   

  闭幕式上,陈来发表致辞

  

陈来研究成果展

线下与会者合影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