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哲学宗教列表 >哲学宗教详情

守正创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举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09-29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 通讯员 常书红)2022年9月25日,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以线上形式成功举行。

部分与会学者合影

  论坛分上下午两个半场进行。上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主持。沈湘平首先就“守正与创新”的含义进行了阐释。他表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守正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必须遵循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新课标的精神,守正就意味着要对标,否则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第二,守正就是要总结和发扬好近些年实践当中形成的好经验;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的教育教学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有着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殊的教育方式,本身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就构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强调,守正就意味着传承,在今天就是要激活传统文化当中特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方式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就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创造性地落实指南和新课标的要求。

 沈湘平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景林以“为学须善用加减之法”为题,阐述了如何让“学”与“教”相辅相成,以及“为学”与“为道”、“博”与“约”的关系。他借用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孔子““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的论述,分析了其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如:加减关系、损益关系、博约关系、上学下达关系、知识的既成性与创造性的关系、立言立功与立德的关系、导入规范和消解规范的关系,以及构建真理与人格养成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李景林表示,无论是为学还是为道,都要善用加减之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他从“立言”“立功”“立德”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为学”和“做人”的加减之道。他强调,虽然三者各有损益、博约、加减、两端而不可偏废。但是,对于做人和立德则应该考虑什么事情不能做,偏重自我的限制或者日损或者减法。善用生活中的加减法对于我们人生,对于我们为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李景林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徐勇主要从如何让孩子亲近经典而不是远离经典的角度,以“传统文化教育中非教育化的文化”为题,分析了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当中的实际偏颇。徐勇表示,所谓“非教育化”就是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急功近利或认知偏差导致的目前传统文化教育当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他分析了“非教育化”产生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而征引前人关于教育教学尤其是启蒙教育的丰富经验和方法,阐述了应该如何循序渐进的、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让儿童更加亲近的去学习传统文化。

徐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朱承详细论述了如何在“文本”引读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他强调,传统文化是生活的宏观前提,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作为历史的积淀,传统文化是我们参与现实、谋划未来的既定条件。传统文化不是生活的装饰,它在中国人的心灵和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看,我们如何领会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我们如何认识当下生活。朱承在广义的层面对“文本”对象进行了阐释。他认为,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本”,不仅是我们常说的一本书、一篇文章,还可以是一个人、一个观念、一桩事情、一个物件、一个建筑,这些“文本”都可以作为具有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文本”,对这些符号意义的揭示和发挥,实际上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和绽放的过程。他强调,我们教授传统文化要特别注重利用具体的形象和象征传达理性书写无法表达的微妙世界。

朱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郑国民结合其主持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和主编的教材,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围绕核心素养的最终达成,以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讨论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地问题。他表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文化自信。就是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感受和热爱中华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继承和弘扬,对于当代文化生活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对于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要了解和借鉴。因此,不同学段应该有不同的落实途径。

 郑国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德育室编审王世光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的传统美德内容”为题阐述了道德教育的来龙去脉。首先,他介绍了清末建立新学制以来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我们课程标准中的体现。其次,他就2022年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编写的依据,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美德的一系列重要论述、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进行了简要说明。再次,他分析了传统美德内容在新课标中的呈现特点。最后,王世光提出了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些具体可行的实施建议:一是要注意传统美德和核心素养的关系。二是注重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三是注重传统美德内容与不同学习主体的关系。四是要注意在综合性的探究活动之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王世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阐述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历史学科的启蒙作用。他针对初高中历史学科如何落实历史学传承传统文化功能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是历史思维的培养,史料实证是重要的素养,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并在学习和探究中加以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有审辨意识,把史实澄清以提供给学生正确的常识。二是注重历史的功用,即传统文化的落脚点。人文精神的达成应当是传统文化一个重要落脚点。他强调,历史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产生成果,而是让孩子们明理,它只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熏陶人。

李凯

  下半场由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组委会秘书长肖滔滔主持。在主题发言中,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正校级督导、高级教师吴东芳着眼于中小学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探寻。吴东芳认为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最好方式是进行整本书阅读。文化的核心应该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文化自信的培养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自身的生命需要与精神选择,让学生逐渐在自主的选择中走进传统文化,这才是文化自信的应有逻辑。

  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周群介绍了学校在语文课堂上做的“北京印象”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周群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如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去塑造学生们的爱国精神,而是厚植,要深深地扎根在课堂教学之中。

  北京汇文中学党委书记、高级教师陈东分享了汇文中学在校史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当中的实践与思考。一方面,学校深度挖掘百年老校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积极探索校史的育人功能,通过撰写校史文化手册、启动校史馆建设、优化文化环境、进行校史剧创排等形式开展学校的校史课程建设,体现了让讲台通向舞台,让历史活在当下。另一方面,学校也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一直着力营造精神追求、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统一的育人氛围,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中学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罗安波以“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初中历史的传统文化教育探微”为题进行了交流。广东省博罗县泰学小学董事长李志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系统性设计和实践探索为题进行交流,分享了学校的课程图谱。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黄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小学课程教材容量有限,所以把非遗课程引进学校非常有必要。山东省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李成泉在多年探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中国教育的底色而不是特色。

  来自各地的中小学管理者、教研员及一线教学名师们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讨论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经验、启示。

程光泉

  最后,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程光泉总结了论坛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表示,传统文化教育要创新思维,防止狭隘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把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对立起来,与科学对立起来,与现实对立起来,与实际生活对立起来。要坚持包容互鉴,既要照着讲,也要接着讲,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北京、福建、浙江、广东、山东等地的中小学教学名师,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如何教”共同探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和新课标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具体途径、方法。约1.2万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参与了本次论坛。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