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艺术列表 >文化艺术详情

专家对谈新锐艺术电影《妈妈》

作者:戏剧影视教指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0-20
收藏 纠错

  2022929日(周四)晚19:00“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六季第九讲(总第114讲),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主办,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影视艺术中的思政元素研究虚拟教研室共同承办。邀请到中国独立纪录片代表人物杨荔钠导演,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晟姝副教授就新锐艺术电影专题之《妈妈》一题展开对话;周星教授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教授为本次讲座做致辞;张燕教授为本次讲座做主持。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专家周星教授首先发表了致辞。周星老师还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艺术专委会副主任。周星教授表示,作为高等学校应该更多的看到在艺术文化、艺术思想和艺术创造性上的这些影片,能够在我们的教指委,以及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做更多的探讨,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在文化建设上所要做的东西。我们主张在学者、专家和出色艺术家创作者之间做这样的交流,来使得人们更多的看到相关的影片的创作,它的精力以及它背后更多的内容 

截屏2022-09-29 19.00.17

  接下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何小青院长致辞。何小青院长同时任上电影业(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期刊执行主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何院长对于上海电影学院进行了介绍,上海电影学院成立于20157月,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当时的院长是第四代导演谢晋,在2015年聘请了陈凯歌导演做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首任院长。学院在这几年的建设当中,从原来的两个专业发展到9个专业,包括田壮壮导演领衔的导演系,以及奚美娟老师领衔的表演系。在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动画、戏文,电影制作,包括广播电视编导,还有数字媒体技术等等专业都有所建树。在20年积累过程当中,上海电影学院形成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专业,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的学科内涵的构架。上海电影学院在理论上现在有电影理论研究的中英文双月刊这样一个很好的支撑,在技术上成立了上海电影科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成立了上电影业有限公司,这个品牌实际上对应的是北京电影青年电影制片厂,给师生搭建了很好的创作平台。在这三个平台支持下上海电影学院会有序向内涵建设的发展。 

截屏2022-09-29 19.01.53

  接下来讲座进入到高光时刻,迎来三位专家的对话。中国独立纪录片代表人物杨荔钠导演与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晟姝副教授就新锐艺术电影专题之《妈妈》一题展开对话。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电影家协会主席李晓红教授谈了自己对《妈妈》这部影片的看法。李晓红教授表示,在杨荔钠导演的作品里面感受到的并不只是说当下母女生活、家庭生活,更多的让观众看到了背后的沉重,包括沉重的历史所带给我们的这伤害,那种伤害并没有因为历史的久远而消退,反而一直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然后在某个节点突然给它爆发出来。对于电影《妈妈》,李晓红教授表示,虽然它是一部女性电影,但它已经超出了女性生存境遇的表达,开始进入到一代中国人经历了非常沉痛的年代,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的心路历程的展示,大家又在沉痛历史的伤痛之下,如何互相的抚慰,后而走向生命未来的过程。 

截屏2022-09-29 19.00.30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秘书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任晟姝老师随后进行了发言。任老师表示,对于电影《妈妈》感触也特别多。看第一遍的时候被里面那种温情母女之间的关系动容。而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这个影片里面其实可探讨的内容特别的多,例如它在整个剧情的设置上,它是围绕着这样一种疾病展开的,这个疾病它所相关的一些隐喻,包括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的老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还有我们聚焦到女性生存的境遇等等,如果更深层次来探讨的话,可能也会涉及到晓关于知识分子一些时代境遇等等各种各样的深层的话题。在这样的一个温情脉脉的影片里面,做了很多的细节性的拓展和延伸,这部影片它的高级它的值得回味就在于,它从各个维度上都可以生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截屏2022-09-29 19.11.13

  电影《妈妈》的导演杨荔钠导演是中国独立纪录片代表人物,多部纪录片获得海外电影节奖项及展映,多次担任国内外电影节评审工作,曾任舞者和演员,主演贾樟柯电影《站台》,并且导演完成剧情片女性三部曲《春梦》《春潮》《春歌》,其中《春歌》更名为《妈妈》。杨荔钠导演从影片《妈妈》的多个维度与两位老师进行了探讨。杨荔钠导演介绍道,影片《妈妈》回到了母体的本身,更聚焦在女性身份上,以及“妈妈”这个母题上。这部影片它可以有多维度的解读,比如说上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曾经像灯塔一样,照亮过我们,照亮过未来的路。现在老了,他们就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安静的角落。导演心里面一直都有一个情节,所以50岁的时候,到人生过半的时候,当自己有能力能用这些讲故事的方法,把他们介绍出来的时候,导演认为也是一个时机,也是一个节点。他们既是知识分子也是母亲也是女性,在这部影片里边也有阿尔兹海默病的关怀,所以它对导演来说一样有社会意义普世意义,还有现实意义。杨荔钠导演表示,大的环境下,疫情之后的寒冬,我们对疾病、对生死,对生命的认识都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切实的体会。如果影片《妈妈》在跟观众的对话中能够让大家有所安慰,哪怕是那么一点点,哪怕是那么一分钟,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此外,杨荔钠导演还就影片中的人物、情节设置、关注的社会议题等方面对影片《妈妈》做出了解读。 

截屏2022-09-29 19.01.28

  讲座结束后,杨荔钠导演对网友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在张燕教授的精彩总结后,讲座圆满结束。 

IMG_3125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