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库资讯列表 >文库资讯详情

优博推荐 |《苏轼的自我认识与文学书写》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2-10-21
收藏 纠错

苏轼

《苏轼的自我认识与文学书写》

宁雯 著

出版时间:2020.07

ISBN:978-7-5203-6427-0

内容简介:“苏轼的自我认识”是以往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考察角度,却可能为深化苏轼研究提供一种不同于单纯客位评判的新思路。本书通过文本细读,梳理整合苏轼文学书写中关于自我的信息,包括其笔下大量出现的自称、自喻、自嘲、自许等现象,以及苏轼在仕宦体验、社会关系、自然观照中的自我体认,从多个侧面呈现了苏轼自我审视下的个体形象与人生状态。本书借助苏轼反观自我的视角,努力拼合其“冷暖自知”的人生痕迹,较为深入细致地揭示了苏轼的精神面貌与生命体验。


作者简介:宁雯,女,1988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曾发表论文《苏轼自然观照中的自我体认与文学书写》等。


答应给宁雯博士的著作《苏轼的自我认识与文学书写》写序,因话题很多,反而不知从何处说起,拖了许久没有动笔。既然不知从何处说起,那就干脆想到什么说什么。

苏轼是辉煌的宋代文化塑造的“光风霁月”般的灵魂,是宋代文化留给世人的无上瑰宝。苏轼的世界,是汪洋大海,浩瀚无边,又是横亘大地的山脉,“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认识苏轼,无论何种角度,哪个高度,多远的距离,只要用心,都能有所收获,但要真正理解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却并不容易。近些年来,苏轼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热爱,有关苏轼的生活道路和文学成就的研究,也越来越热门,各种论文、著作,不断问世,独树一帜的论著也不少,但总体上看,有深度有新意的研究并不很多,究其原因,固在于研读不够,既不够多,也不够深,但更在于认识的高度和境界不够。有时候,热门的研究对象,吸引众多研究者,固然是好事,但众声喧哗,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嘈杂的氛围,妨碍沉潜的研读和深入的思考。本来深入细致地研究作家的自我认知,就是作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忙于解读、论述、欣赏我们所认识的“苏轼”,但苏轼自己怎么认识自己,却往往被忽略。我们在看苏轼的时候,会被一些听来的说法或者浅尝辄止的印象所蒙蔽。苏轼在许多作品中提到自己,写到自己,甚至会直接展示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似乎从内到外全方位塑造了一个“苏轼”,我们以为已经很清晰;还有,历代读者对苏轼其人和文学的解读,以及对苏轼的很多评价,也往往会“描绘”出一个历代读者心目中的“苏轼”,也给我们一种似乎清晰的印象。有这两方面的先入之见在前,自然会觉得认识苏轼不成问题,自然也不会特别意识到从“苏轼自己如何认识自己”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苏轼有多么重要。因此,对于当前的研究者而言,要想进一步接近苏轼,与苏轼的灵魂相遇,或许全面地看一看苏轼的自我认识,就是一个具有新高度和新境界的课题,或者说,是一个旧有的经典的新课题。

不过,苏轼确实太浩瀚了,他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对研究者而言,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尽管苏轼在他的作品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呈堂证供,但这仍然不是一个可以一眼看穿的问题。

比如,我们熟知的前后《赤壁赋》两篇,都以第一人称写成,都涉及人生态度和自我认知的问题,但两篇在写到自己时,却用了意思有微妙区别的自称,《前赤壁赋》以主观感受和主客问答为结构线索,却用相对具有旁观性质的自称“苏子”,叙述者与文中主角明显有分离的意味;《后赤壁赋》依照客观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经历,却用主体意味突出的自称“予”,叙述者和文中主角完全是合一的。写作时间相差只有三个月,而且内容前后衔接对照的姊妹篇,却用了这样两个意思很不相同的自称,为什么这样?这就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而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可能真正读懂这两篇作品的深意。这个小例,说明了研究苏轼自我认识这个问题之难,这对研究者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是考验。

又比如,苏轼在生活中的行为,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都会给人以旷达乐观的印象,历来的研究者也都这么认为,这甚至成了苏轼的一个标签。实际上,苏轼确实有超脱达观、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但苏轼这样浩瀚丰富的人格,一定不是这样单面的面相。在对待某些问题时,苏轼的态度反而是坚定执着的。不妨看看苏轼自己怎么说。苏轼曾给友人李公择写过一通尺牍:“本以铁心石肠待公……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兄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与李公择》)这是勉励友人,也是自述怀抱,这样的人生态度,岂是所谓“达观”二字可以概括的?苏轼又在另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致此烦言,盖始于此。然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与杨元素二首》之二)可见,苏轼在需要有社会政治担当的场合,对待士大夫天下责任的态度,不仅不达观随和,甚至会相反,非常坚定执着。“铁石心肠”“不随”,这就是苏轼对自己的认知。“谈笑于死生之际”的达观,前提是对士大夫责任意识的坚定执着的持守。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只以达观随缘作为苏轼的性格标签,那就认识不到苏轼的意义。这一点,当时人其实是有共识的。元祐年间,苏轼出知定州,辟李之仪为幕僚,临行时,李之仪妻胡文柔叮嘱他说:“子瞻名重一时,读其书,使人有杀身成仁之志,君其善事之。”后来苏轼贬谪岭南,胡文柔还亲手制衣赠送(见李之仪《姑溪居士妻胡氏文柔墓志铭》)。苏轼“名重一时”的关键,就在于他的书,读之“使人有杀身成仁之志”。胡文柔作为女性,都能从苏轼的书中获得这样的感想,真可以说是苏轼的知音!

苏轼为何在与天下道义责任相关的问题上这么执着坚定,这么“铁石心肠”,“脚下承当”?这就涉及苏轼的自我身份意识和人生抱负。苏轼贬责黄州途中曾说自己作诗是“悲歌为黎元”,还以士大夫文人自居,虽然站在“黎元”一边,为“黎元”歌哭,但毕竟和“黎元”之间还有距离。到黄州之后,经过数年的反省和东坡躬耕的劳作,以及与黄州百姓的交往,获得了精神上的醒悟,于是有了新的身份意识:“我亦自是民之一”,自认是“黎元”一分子。与之相关,苏轼在黄州还明确以归隐田园的陶渊明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只渊明是前生。”自认“黎元”一分子,并确认了以脱离仕途的陶渊明为效法典范,这是苏轼黄州经历中最重要的事件。按常理说,既然自认“黎元”,并以陶渊明为典范,那应该退出仕途,归隐田园才合常理。但苏轼却不走归隐的道路,虽然向往归隐,但始终没有归隐,即使多次贬谪,也始终没有离开仕途,而且无论顺境、逆境,都在各地力所能及地为百姓做事。事实上,他只是在精神境界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并不在行迹上追求亦步亦趋。所以黄庭坚说苏轼和陶渊明是“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他只追求精神上与陶渊明相契合。归根到底,苏轼不会归隐,不会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有记载:“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这件事,是认识苏轼身份意识和人生抱负的关键。少年时代在母亲启发教导下立下的“天下之志”,不可能轻易放弃,作为士大夫应有的天下责任担当,也不可能忘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即可明白苏轼一生,为何选择了这样一条人生道路。在与“黎元”有关的问题上,在士大夫天下责任担当的场合,是那么坚定执着,不屈不挠,虽然仕途坎坷,备受挫折,却越挫越勇,“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这样坚定执着的“铁石心肠”,都要结合苏轼的自我认识,才能真正理解。

其实,研究苏轼对自己的认识,材料非常多,只看我们怎么读,怎么用。比如何薳《春渚纪闻》记载,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随意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春渚纪闻》卷六《东坡事实·写画白团扇》)。这个故事很著名,让我们看到一个特殊的苏轼,怎样当知州,怎样体恤民情,怎样处分案件,怎样受到百姓的称赞爱戴,等等。但苏轼所以这么处理,首先是基于爱民之心,但他对自己书法绘画作品艺术价值的认识也非常关键。苏轼书画,在当时已经是士民争相收藏欣赏的宝贝,正因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他才能临机想出了这么一个为民解困的妙方。这便是一条考察苏轼自我认识的好材料。当然,从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中去解读苏轼的自我认识,宁雯的这部书也给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例证。

确实,宁雯这部书,最大看点,就在于揭示苏轼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在各种情境中体认“自我”,如何将这种认识和体认的过程和结果写入文学。全书的命题角度,新颖独到,富于启发;论述分析,精彩迭出,见解不俗。作者文笔优美流畅,读来令人兴味盎然,作为学术著作,既有学术应有的创新价值和严谨规范,又能避免常见的学术八股气,非常难得。

这部书的命题,又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哲学认知范畴。所谓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何来?要去何方?都是关于自我认知的问题。所以认知自我,是关于个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命题,也是领悟生命价值的关键,既有现实生存的意义,也是关于人生终极关怀的追问。因此要真正认知自我,并不容易。这部书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认知自我的直接答案,但考察历史上一些“光明俊伟”的人物如何认识自己,无疑是最好的参照和学习。总之,认识自我,需要自觉,需要胸怀,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苏轼就是伟大亲切的榜样,宁雯为我们推开了认识苏轼的一扇窗户,为我们送来无边的风景,带着我们认识苏轼如何认识自己,从而给我们提供认识自我的启发。

最后要说明的是,这部书,是从宁雯的博士学位论文修订而来。宁雯从201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当初曾为选择研究课题而烦恼,我了解她的困惑,读了她的一些论文习作,和她交流了我的想法,建议她不妨考虑以苏轼及其文学作为研究的方向。宁雯经过一段时间专心沉潜的阅读,很快就找到感觉,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意识到“苏轼的自我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于是将其拈出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课题,经过艰苦的阅读写作,终于顺利完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之后的外审专家匿名评审中,论文获得了全优的评价,在答辩会上也得到各位答辩委员的高度肯定,被评为当年的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宁雯为人聪慧而沉潜,敏锐而踏实,具有出众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一位青年学者,这都是很难得的素质,因此我看好她今后在学术上的发展,也希望她能继续努力。

张鸣

2020年6月6日于京西博雅西园

选自《苏轼的自我认识与文学书写》序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