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哲学宗教列表 >哲学宗教详情

【大家·夜话】卓新平:宽容是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11-24
收藏 纠错

  【作者简介】卓新平,土家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198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宗教学会会长。

  人类社会是多种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利益的共构,利益获取和分配的不同,自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其结果导致社会的不稳或分裂。这种状况在人们有着近距离接触、彼此“贴近”时尤其如此。“贴近”不一定使人们更加“亲近”,却让人回避不了面对面所带来的问题。上班高峰时坐地铁会非常“拥挤”,但要想赶上这趟车就不得不拥挤、人与人之间有着被动亦“主动”的近距离接近。在磕磕碰碰等肢体语言在表现时,也会出现客气的“对不起”、或不客气的对骂等声音。因此,人们近距离的共在、其社会空间涵括彼此的共构,也就可能引起人们的“紧张”,形成一种“张力”。正如德文“害怕”、“恐慌”一词(Angst)从语义上所揭示的,这种“紧张”正是因人们接近、贴近所致。为了人类不可避免的共在和彼此之间越来越走近,则需要一种生存的艺术,以维系这种共在的稳态。这种艺术则正是在“宽容”观念及其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宗教宽容是人类共在所需的必要宽容之一,它虽然是信仰上的宽容、表现出价值观、思想意识上的宽待与包容,却与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应该说,没有社会宽容、政治宽容和文化宽容,则根本不可能会有宗教信仰上的宽容。反之亦然,宗教宽容也揭示出人类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走向彼此宽容的进程,而这种宽容乃是社会和平共处的前提,所以说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备条件。宽容的一个特点,在于其不以“认同”为必要前提或条件,其“求同”但不强求,“认同 ”固好,“不同”亦行,其体现出的境界即“和而不同”,尊重差异,这正是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真正需要的,必须提倡的。

  社会的公共性就在于多元共构,一花不是春,一蝶不成美,百花盛开春满园,百蝶飞舞美映天。这种多元共存需要彼此宽容、理解、谦让、有礼。在人际的复杂多元中,宽容是生存的艺术,共在的灵魂,沟通的桥梁,社会的哲理。在通常有着强烈自我意识、坚持其自我主体性的人类社会,一般只能以宽容作为容忍他者、包容他者的起点,宽容从而成为与他者共在、进而与他者平等的最基本态度。只有从宽容才可能走向包容、共融、平等融合、和平共处。因此,在人类的理想发展中,宽容是道;在面对各自的差异时,宽容是金。

  由于不同人群有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立场,会坚持“自己的”真理和信仰,对“他者”的包容和宽容则更显得难能可贵。虽然宽容在严格意义上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为重要前提和基本立场,但终于由此而可相对平等地看待他者、尊重他者,并进而为了解、理解他者提供了可能,开辟了道路。有了宽容,则会有关注、有倾听,于是也就有了理解他者、反省自我的可能,由此而达到包容和吸纳。在一个有着种种真理、原则和信仰的世界,能真正做到宽容已实属不易。这种宽容是多元社会中能够保持人的公共性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同情、人道,是多人种共同存在、和谐发展的润滑剂、推动力。所以说,人类的底线伦理、公共价值就是要保持这种宽容,促进并推广这种宽容。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