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哲学宗教列表 >哲学宗教详情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2年年会召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12-16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秀伟) 2022年12月10—11日,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2年年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哲学中的现时代:西方哲学的视野”。

 

线上部分与会者合影

线下会场

 

  12月10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段吉福教授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尔古打机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首先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并且表示,此次“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暨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22年年会”的召开是学校哲学学科在奋进“十四五”目标征程中迎来的一次学术盛会,参会学者们将从哲学层次上反思我们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现时代”之中,并且思考什么样的哲学才是真正属于“现时代”的哲学。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尔古打机教授致辞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段吉福教授主持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张志伟教授对与会者以及会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互联网使得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能够在云端相会,共同讨论哲学问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是对于时代精神的概括和总结,不过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也可以是时代精神的塑造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报晓的雄鸡”。如果说黄昏起飞的猫头鹰在回顾过去,报晓的雄鸡在吟唱未来,那么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立足于现在”——我们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牵引着过去,展望着未来。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张志伟教授致辞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江怡教授简要介绍了今年大会的总体情况。他用四个“最”概括今年的大会:一是会议筹备时间最长,西南民族大学于两年前就正式提出办会申请,并投入大量资源筹备会议;二是参会人数历届最多,有近200人作会议发言;三是参会层次最全,参会代表不仅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还有博士生和硕士生,甚至包括几位本科生;四是主题设置最全,大会主题发言有3场,分会场有24个,还有2场专题会议,主题的全面也反映了人才队伍的整齐。他还强调,今年的大会主题关注现时代、关注现实问题,体现着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了时代精神。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江怡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是两场大会报告,各有三位报告人。第一场大会报告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做了题为《与心对照:关于mind、Geist和idealism的若干考察》的报告。他提出,“心”在上古汉语就具有了高度思辨和抽象的一般意义,在基本意义上完全可对译mind或Geist等词语,甚至更具张力;汉语哲学对心灵、灵魂、观念和精神以及唯心主义等的翻译,表面上看似个人的自主活动,实际上受到汉语-思想秩序的内在约束。哲学翻译从根本上来说乃是一种哲学语言体系与另一种哲学语言体系之间的对译,而非单个词语的对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主持

 

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王路教授以《“表象”的使用和意义——康德和弗雷格的比较研究》”为题发言。他指出,康德用“表象”(Vorstellung,vorstellen)一词来说明感性和知性等不同的认识层次,说明“对对象的表象”和“对对象的表象的表象”以及理解和洞见的区别,而弗雷格则用“表象”与思想进行区别,说明表象需要承载者,而思想不需要承载者,从而更好地说明了思想的客观性。弗雷格认为要区别意谓和涵义,区别涵义与表象。王路教授指出,康德和弗雷格关于“表象”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可以显示出康德和弗雷格理论的差异,也显示出传统哲学与分析哲学的不同。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王路

 

  澳门大学王庆节教授报告的主题是《芝诺悖论,海德格尔与西方形而上学中“存在”与“时间”问题的开端》,他指出,就大会的主题而论,观念、表象与思想都是哲学现时代的体现,谈哲学的开端跟现时代和未来都有着深切的关系。他指出,关于“存在”与“时间”的问题意识应当追溯到巴门尼德与芝诺,尤其是巴门尼德关于思想与存在之同一性的表述。王庆节教授阐释了巴门尼德学说的三个核心命题:(1)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存在命题”);(2)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同一命题”);(3)存在的路是真理之路,非存在的路是非真理的意见之路(“真理命题”),他试图通过对这三个核心命题和芝诺时间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反思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论差异”问题。

 

澳门大学王庆节

 

  第二场大会主题报告由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张学广教授主持。黑龙江大学哲学院丁立群教授首先做了题为《西方传统实践哲学的困境与劳动实践的总体性》的报告。他指出,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以伦理-政治为内涵的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一直奠基于一个根本前提,即理论(成神)、制作(成物)与实践(成人)的分离和对立,这种三分和对立虽然使实践哲学获得了独立性,但是也导致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问题和困境,而马克思的劳动实践是传统实践哲学前提的根本转换,是把理论、制作和实践三者统一起来的新的实践哲学。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张学广教授主持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丁立群

 

  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做了题为《噬嗑——现象学中国化的现状和未来》的报告。他借助对《周易》第21位的卦象“噬嗑”的分析探讨了“现象学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他提出“现象学中国化”主要不是用汉语做现象学研究,而是利用现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通过对现象学中国化现状的梳理展望了围绕“主客问题”进行现象学考察的三个可能性:一是回到生命经验;二是回到中西之间;三是回到差异。他主张现象学要回到发生、回到现时代,而这同时也是面向未来。

 

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

 

  香港公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周柏乔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分析哲学的哲学贡献》,他从“什么是第一哲学”问题出发追溯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概念,然后探讨了“什么是分析哲学?”这一问题,并通过回顾哲学的发展历程,依次介绍了弗雷格、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卡尔纳普和蒯因的主要哲学贡献,并指出分析哲学处理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问题,却没有视之为第一哲学。

  

香港公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周柏乔

  

  除了大会主题报告之外,本次大会还设立了八个分会场,在两天时间里共有37场分会场的专题学术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和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和诠释学、分析哲学等专题领域展开讨论,论题不仅有形而上学和知识论的问题,也有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问题、宗教和神学问题、艺术和美学、中西比较哲学的问题,等等,可以说本次会议在论题的广泛性和丰富性方面超出了历届会议。本次会议还开设了两个特别专场,分别是“新书讨论会”专场(围绕江怡教授的新著《时代问题的哲学分析》展开讨论)和“情感认识论”专场(主要围绕谢文郁教授的《情感认识论的主体与对象》展开讨论)。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秘书长陈德中研究员主持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尚杰理事长致辞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詹文杰秘书长致辞 

  11日下午是闭幕式和第三场大会发言。闭幕式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秘书长陈德中研究员主持。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尚杰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我们要从当下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自己的哲学思想,要有能力从哲学的层次上讲述我们自己的遭遇,哲学不仅关注抽象概念,更要关注具体的人,哲学不仅有学术的功能,还应该有启蒙的功能。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韩水法副理事长和詹文杰秘书长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大会承办方西方民族大学哲学学院以及全体参会者的感谢,并总结了本次大会的基本情况,对今后如何更好地举办外国哲学年会提出设想。段吉福院长代表本次大会承办方作了会议总结发言最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代表下届全国外国哲学年会承办方欢迎大家明年到上海参加下一届的年会。

  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出版社和杂志社等单位的近230人参与了本次会议。

  

部分与会者合影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