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哲学宗教列表 >哲学宗教详情

卓新平:这个社会不要都是“快”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12-18
收藏 纠错

  【作者简介】卓新平,土家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198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宗教学会会长。

  一个电子幽灵在奔驰,它是当今网络时代的“风流人物”,代表着在科技及大众世界中潇洒、肆意的本色英雄。电子精英的横空出世,使一切都在快节奏地流动、变幻。“动感地带”的人们只能跑,站不住,跌倒者则会被嘲笑、遭淘汰。与“快”相适应的,乃是“快餐文化”、“快速效应”,人们在这种“快节奏”中找到了“快感”,获得了“快乐”。当面对或感叹这一飞快的世界时,自己明显感到了与年轻人的“代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落伍”。的确,世界发展得太快,快得我们不仅跟不上,而且也找不到感觉。不过,在惊叹快、佩服快之余,人们又感到似乎也缺失了什么,意识到正在丢掉一些东西。当人们津津乐道在快的“流行音乐”、“大众文化”中“粉丝”如云、可爱逗人时,却已很少再有“杞人忧天”,担心会悄然产生“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

  的确,“快捷”是这个社会的“生存规则”,而且“适者”能生存。我们不必埋怨“江湖日下”、“人心不古”,应允许年轻人作时代的“弄潮儿”,理解他们在这时代的高速公路上飙车、超车。然而,“快”并不是社会的全景,而这种“快”也不都是积极的、正面的。“短、频、快”出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由“快”而来的“轻忽”、“浮浅”、“随意”已出现负面影响。因此,一个公共社会的有机构成应允许“快”“慢”对应、相得益彰,而且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快、不要急。与快速的车流、匆匆的过客相对照的,还应有慢节奏的、从容的思考、反省。或许,在文化、思想、艺术等层面的发展上,我们也应该提倡一种“慢节奏”,有必要让人们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这种“放缓”、“放慢”也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让人类不要走得如此匆忙,要给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多给一些喘息、恢复之机会。

  英国社会最近提倡“慢节奏”活动,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其实,中国社会文化长存而不衰的一个历史“奥秘”,就是其“稳”和“慢”,虽然这种“慢”让中国近代发展吃足了苦头,从而激起现当代中国的奋起直追,渴求“更快”、“再快”,却仍不能彻底放弃这一文化神韵。其正确之态是不走极端,取“慢”之巧用。如今天的“三思而后行”,就不会一头直奔金融危机的核心、卷入经济危难的漩涡。中国文化对于“稳定”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经验,虽然海外舆论对于中国社会的“超稳态”发展各有说法,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慢”之“稳”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充分考虑、沉稳应对。看似丢掉时间的慢与稳却有“后发优势”,反而赢得了更充足的时间,这在中国的“太极拳”功夫中就有着意味深长的展示。“慢”不锋芒毕露,却能圆润周全。而且,我们对社会精神的探索、哲思,更是由冷静而达深沉的“慢工夫”。所以说,人生、社会、文化都应该张弛有度、快慢结合,使之富有弹性,留有余地,可持续发展。公共社会的成功,就在于这种“明快”与“深沉”、“速度”与“稳健”的理想平衡。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