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马克思主义列表 >马克思主义详情

夏一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遵循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12-21
收藏 纠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各种风险挑战、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蔓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巩固成就、总结经验、凝心聚力的同时,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昂扬的精神面貌、充分的理论准备、勇毅的行动力量迎接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五个重大原则”是党的二十大在总结继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五个重大原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遵循,分别涵盖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旗帜方向、价值立场、动力源泉和精神面貌,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有效避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文明弊端和危害,也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属性。党的领导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保证了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了现代化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党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决定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来实现现代化。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旗帜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当代中国前行的航标,亦是中国发展的旗帜与方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作为依靠独立自主走出发展新路的东方大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志与行动始终未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国建设的现代化国家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国家。

  虽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早走向现代化,他们以资本为核心,遵循资本的逻辑,进行资本的运动,形成了资产阶级需要的“美丽新世界”。但是其现代化的属性与资本血腥掠夺、残酷剥削的本质是一致的。中国式现代化不应该也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的老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从天而降的恩赐,而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懈探索并成功开辟出来的。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价值立场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百年来,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圆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面向新未来,我们必须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确保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国家只有与时代同行,只有在发展大势中前进,才有光明浩荡的前途,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觉醒,也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民在思想上的启蒙。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靠的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源泉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激活了潜藏在中华文明根脉中“其命维新”的创新密码,使马克思主义破旧立新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焕发生机,让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变革开放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扬。新时代新征程,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准确识变、科学定位、主动求变,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精神面貌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子。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彰显了我们党团结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的伟大斗争精神。我们能够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简介:夏一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基本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