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列表 >文化教育详情

探索数字人文创新发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记者 孙美娟 实习记者 李晶
发布时间:2022-12-23
收藏 纠错

  数字人文作为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领域,为新时代中西学术研究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技整合与融合发展,不仅对学术研究范式与研究视角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文涵濡、思想深描提供了新的契机。12月17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了第十一届“北京十月学术论坛”,与会学者共同探索新技术与中西人文学科的交叉发展。

  数字技术创造全新传播空间

  在国际传播体系中,技术变革带来了深远影响。比如全球数字化就引起了个体身份认同的变化、社会身份认同的重构以及国家身份认同的再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表示,数字技术创造了一个异于传统民族国家的新型全球空间,其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全球数字空间缺乏共同想象,在历史、缘起和情感上无法形成传统身份连接。而人的身份,也从知识和想象的构建转向互动的构建,身份与生存和发展一样成为了人存在的意义。周庆安强调,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更多的身份感知和风险感知变化时,重新思考每一个传播主体在新的数字空间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对于我们做好全球数字空间的国际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数字化时代,自我学习能力极强的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自然语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互联网信息传播中,为国际传播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表示,计算机的算法逻辑使得文化扩散的路径突破了固有类型边界,与其他文化类型产生互动、交融的现象,即“破圈”。同时,文化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为人,而是形成了“人机共生”的文化传播主体生态,如当今网站、社交媒体上的相当一部分信息是由机器人发出的,与人类发出的信息一样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另外,传播内容从传统的语音、文字、图片,转向智能化多模态内容表现形式,如AR、VR技术由于其全景式沉浸式的体验而受到年轻人群的追捧,而利用声音、影像“制造事实”的技术也在争议声中得到了越来越频繁的应用。总之,从传播主体到推送渠道,再到内容表达,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塑造了人类信息传播扩散的新形态。

  一大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核心内容,借助数字技术重构时空场域、打造虚拟文化空间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赢得了观众和市场的双重认可。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影视编导系主任王琳艳对比分析了近年来涌现的优秀文博类综艺节目。她表示,这些节目通过数字化转译,一方面让即将消逝或处于休眠状态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另一方面激发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普遍关注而使之得以“传承”。数字人文视域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影像资源,建立基于图像检索与自动生成系统的多媒体数据库,参与艺术史的建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创造性转化是文化类节目创新实践的新方向。

  计算科学超越人文学科研究工具论

  数字技术在深刻影响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杨海峥以北大自研的“吾与点”古籍智能处理系统以及“宋元学案知识图谱系统”为例,介绍了智能技术为古典文献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杨海峥表示,古籍整理与研究和古典文献学研究在智能信息环境下正面临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凝聚多方社会力量推动古籍数字化、智能化平台的建设,形成相关标准规范,促进古籍资源在智能信息环境下的深度开发、利用与传播,是古典文献学在智能时代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具体到教学方面,多位学者肯定了数字技术为课程创新带来的新变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刘燕讲解了应用数字技术分析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神州集》以及中国诗人郑敏《诗人与死》的教学个案,提出建立国内高校共享的世界文学数字文献文本数据库,展开数字人文培养与研究合作等建议。刘燕表示,在探索数字人文的同时,应始终坚守人文核心,才能避免人文学科自身的危机。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姚睿对教学中的数字技术应用进行了详细阐释。姚睿表示,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不断推动影视产业生态重塑的今天,“全浸式开放教学”形成了数字技术时代影视专业的教学体系搭建,其理念框架不仅仅适用于影视剧作类课程的改革创新,更适用于数字人文时代艺术学各类课程的改革创新。但是,未来的影视剧作类课程应该置于何种场域来整合数字论文与影视教育之间的关系,仍需学界与业界加以探索。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