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稳致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12-24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周伟)12月17日,2022岭南学术论坛“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纵深推进‘双区’和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港澳基本法委研究室、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按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全力服务“一国两制”大局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余鸿纯致辞 通讯员供图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余鸿纯在致辞中表示,在推动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的起步阶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催人奋进之时,岭南学术论坛聚焦“谱写‘一国两制’新篇章——纵深推进‘双区’和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这个鲜明主题,汇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研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期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持续关注“一国两制”生动实践,深入研究“一国两制”伟大创造,全面赋能“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持之以恒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成就学术梦想、赢得更高声誉、作出更大贡献。 

  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会长任志宏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竞争优势最为突出的发展区域在未来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地位和使命。在制度型高水平开放的新要求下,需要进一步总结“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要求、以及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目标下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等制度性问题需要加以突破。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钟韵认为,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香港贸易物流业发展研究角度来看,地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情况,是判断地区产业的国际地位、国际联系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视角。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刘英奎研究员指出,新时代赋予了大湾区新使命、新动能、新机遇,大湾区应充分发挥港澳地区“一国两制”的体制机制天然优势,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打造制度创新高地,继续发挥经济发展先行优势,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引领全国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曹立教授认为,要发挥“海湾”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高质量的海洋经济打造大湾区合作新格局,通过建立粤港澳海洋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海洋金融合作,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地建设合作,在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示范。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佟宇竞副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党中央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新趋势、新挑战、新机遇的科学把握,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继承和升华,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乡村振兴、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论坛现场 通讯员供图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社科联主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承办,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省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珠三角发展研究院协办。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