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罪责时代:网络世界中的超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05-19
收藏 纠错

  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4月25日出版了弗吉尼亚大学英语系教授马克·埃德蒙森(Mark Edmundson)的新书《罪责时代:网络世界中的超我》。该书指出,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有助于人们理解数字时代严酷的文化气候。

  取消文化、替罪、社交媒体上的胡言乱语……互联网诞生之时是一个开放的思想表达和交流场所,现如今却成为一个残酷的审判场。人们如何理解并应对这个问题?埃德蒙森透过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审视了当代网络文化和话语。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其中超我是负责内化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念的部分,英国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曾将其称为“自我谴责的黑暗压力”。

  在埃德蒙森看来,在网络时代,超我正在变得日益庞大和严苛,成为通往幸福路上的巨大障碍。一种暂时性减轻超我的自我审判的方式是将目标转向外部,审判甚至惩罚他人“破坏规则”的行为,这会引起被打击对象的回击,产生一连串的愤怒乃至仇恨。

  该书基于心理学研究、课堂实例以及英国精神分析学家、作家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和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学者的成果,揭示了超我在政治、种族、性别、阶层、教育等多方面展现出的破坏性,提出管理超我并将其转化为肯定性力量的方式。

  (王悠然/编译)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