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库资讯列表 >文库资讯详情

荐书 | 《大学德性论:理念重审与制度重建》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发布时间:2024-01-10
收藏 纠错

大学德性论

《大学德性论:理念重审与制度重建》


朱景坤 著

ISSBN:978-7-5227-1295-6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德性伦理学为分析工具,对大学德性相关概念进行解析,探讨大学德性的伦理范畴和哲学思考,对大学德性的迷失进行现象解读和原因分析。在理念层面上重审指出,大学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学术性组织,教师应以学术为志业,通过实施彰显人文关怀的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在制度层面上则是通过建设中国的现代性、府学契约合作关系和明晰的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化地建构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和权力关系,为大学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者简介

朱景坤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合著有《我国巨型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反思与重建:中国现代大学德性研究》、人社部(军转办)招标课题《高校参与军转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模式研究》。《关于我国大学排行评价的几点质疑》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第四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我国巨型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模式研究》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厦门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大学德性核心概念解析

     第一节  大学的起源及其演进

     第二节  大学德性的内涵概说

     第三节  大学德性的伦理范畴

     第四节  大学德性的哲学思考

第二章  大学德性迷失之现象解读

     第一节  大学价值观危机

     第二节  大学组织的异化

     第三节  大学德行的堕落

第三章  大学德性迷失之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现代性的不良后果

第三节  制度化的历史选择

第四章  大学德性之理念重审

第一节  大学:以知识为基础

第二节  教师:以学术为志业

第三节  学生:以全人为指向

第五章  大学德性之重建路向

第一节  传承与创新:建设中国的现代性

第二节  自主与责任:谋求契约合作关系

第三节  规范与自律:明析大学内部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面对高等教育的问题和理想大学的追求,人们有过沮丧但从没有失去希望,大学也正是在不断地吸收和积累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期待中成长与发展的。如果希望大学独善其身而不被其他机构所取代,大学需要认识自己的力量,做出适应性的变革与转型,以强化其优势、守护其独特,从而坚守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一、观念的转变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无边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内的学生构成、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等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学校园内非传统学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不再是有特权的、聪明的中产阶级学生和值得褒奖的贫穷学生的专有领地。大学内具体知识越来越让位于技能课程与方法论知识的学习,基于复杂问题的研究正在向“跨学科”、“超科学”、“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大学需要在课程上重做调整,以形成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者需求的个性化课程来回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不得不面临的世界高等教育竞争压力。在后现代社会,知识的传授将具有极大的可替代性,大学也不再垄断科学研究,但大学仍然是主要学术中心,基本的知识仍然在大学里受到非常热烈的追求。对于大学而言,以立德树人为旨归唯有道德及其教育才是学校之为学校、教育之为教育的最稳定的合法性来源,这正是教育的任务和光荣,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

大学不能再拘泥于传道授业的功能,而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通识教育;教师不能再拘限于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正如库马尔教授指出的,“如果大学将其存在的合理性仅仅建立在知识和技能传递的基础之上,大学就无法捍卫自己的地位,因为大学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随处可以获得,而且容易受到挑战。”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的联系,它可以为公民提供所需的共同文化和共同标准,提供一个健康社会所依靠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对学生而言,高等教育是一种文化体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高校的综合文化对学生的求知和体验富有教益。对社会而言,大学是我们教育体系的顶点,把知识的丰富领域扩展到最大的限度,具有用以满足人类的最高需求和渴望的一切东西。不管是与他人互动还是直接与知识本身互动,人们都认为学生将更为积极地亲身参与其中,这种建基于以知识为交流工具的社会互动和个人与知识的互动都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获得心智的提升,塑造自身的教育进程。

在后现代社会,学生是地道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与网络共生可以熟练地借助网络生活,本能地通过屏幕学习。但媒介“传播”的往往是被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扭曲的、变形的,但他总是被当作真实存在的世界传播给受众的”。对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自制力不强的年轻学子而言,对其正确性进行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非易事,在面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很容易出现价值选择困难与非理性的“指尖决策”。另一方面,知识淘汰的速度正逐渐加快、知识的碎片化突显、知识的遴选难度加大,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大学教育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再仅仅致力于知识的传递和储存,方可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生存。

二、优势的强化

知识经济将21世纪的高等教育推到一个更加显要的位置,大学要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

1.大学是唯一的学位授予机构。随着个体化消费主义的发展,传统上以阶级、性别、种簇、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分层的重要性有所衰减,上大学就成为一条可行的社会分层和流动的途径,大学学历将越来越成为文化资本的主要标志,新文凭化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机遇。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内涵正在消失,人们开始寻找能体现自身价值和地位的新途径,而接受高等教育可以为人们提供这样的途径。大学文凭是获得社会、教育和政治领域权利的通行证,越来越多的人把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视为人生的持续过程,把教育视为实现有意义而充实体面生活的希望。

在向社会个体传授知识技能方面,只有大学有资格颁发对于多数人来说是稳定、舒适生活通行证的学位。埃尔温·戈夫曼指出:“如果没有大学这样的机构对文凭资格进行确认,社会生活就会逐渐停止下来——文凭是检验和评估个人品质的必要手段。”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虽说获得学位仅仅意味着生活的一个起点,但这个起点非常关键。公众对大学学位授予权力的广泛认同,表明人们承认构成真正大学的核心品质。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保持或不断提高其声誉资本,在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竞争“名牌”证书的过程中,实现大学“产品”(文凭、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价值的最大化。

2.大学是公民培养的关键环节。彼得·斯科特在关于后现代社会及大学在其中的地位的评论中强调,尽管“今天的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个人‘身份’不再与工作和生活方式紧密挂钩,但是大学可以成为向人们提供拓展潜能机会的机构。人们可以利用大学教育发展人际关系,培养共同的归属感,以便建立和塑造自我形象”。一方面,大学提供了一种人生转型的体验。大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将历史和现实生动地结合起来,在日益家庭化和个人化的社会里,大学是少数存留下来能够吸引人们走出私人空间的机构。正是这一点让大学卓尔不群:大学是群贤毕至之地,它鼓励人们自由地交流思想,鼓励人们参与共享的公共活动,“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学生的身份认同、持久的友谊和人际关系在这段时间将得到重要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经历为培养人的思想独立性奠定了基础。“在通讯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有足够的便捷途径学习处世之道,但大学在终身教育、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方面和探寻生活真谛方面,依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学可以为个人生活的不同阶段提供一系列继续教育的机会。人们可以随时来到这里“充电”,增进自己的学识和睿智,以便建立和塑造自我形象,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社会贡献。

3.大学是社会文化的灯塔。大学是博学之士的聚焦地和理智活动的中心,引领人类思想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大学的功能并不在于随波逐流,而在于逆流而上,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成为社会风尚的定力和社会文化的指针。正是这种信念,确保大学能够保持和发展高雅文化,抵御商业、政治和世俗生活的侵蚀,培养了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知识分子先锋,引导人们勇敢地去面对时代的困扰。大学自诞生以来,几百年间不仅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中心,也成为知识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它群贤毕至、思想自由,是对公共问题进行辩论的地方,是被以最本土化方式遮蔽的公共生活得以重建的地方。它们的图书馆、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智识传统的重要储存地;一些大学支持出版社和杂志;许多大学拥有各种艺术团体、非营利性的网络和信息平台,这些事物就像社会文化的灯塔。热尔松在《国王万岁》的颂词中定义大学在国家中的作用:“犹如站在高塔上的卫士”,它是“国王之女、学习之母、法兰西之耀日。”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特别是宋明以后的书院传统中,学校还负有教化民众、移风易俗,领导社会风气的使命。现代大学教育应是一个教化的重镇,应成为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在保存人类文化传统与建立现代文明秩序的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独特的维持

大学作为智力资本的巨型仓库在运行,它们聚藏知识的任务同传播和增进知识的使命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结合为开发高深知识提供了强大的有着独特价值的资源。

1.大学是一个统一的知识整体。大学既从事研究,也从事教学,还要提供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其广泛的活动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聚集体。大学通过教学和科研影响渗透到下一代人,引领学科的未来,同时使这种影响的传授超越它们教授的内容,并按照它们自身的教学与发现的传统来做到这一点。大学的这种复合性给人以一种强大的集合体的印象,不同学校之间的联系更是强化了这一点。在后现代社会,我们得到的很多东西虽然是及时快速的,但却是碎片化的,今日教育之困恰恰是信息的表层化和知识的不完整。而“大学”则意味着一个统一的知识整体,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覆盖整个学术范畴,这种综合性不仅使它们与众多不同的、专门化的兴趣联系在一起,也使它们能够得到人们如此广泛的尊敬。大学仍是文化交流和探索的主要场所,依然是不同形态知识的“储存库”,处在所有其他促进学习的机构之上,带领并连接它们。与任何其他类型的学术工作组织方式相比,大学学科众多、人才荟萃,不同分布的知识库都对知识总量做出贡献,而整个知识集合就成为我们解决问题时能够援引的独特资源。

2.大学有其独特的使命。大学必须停止简单模仿其他机构的行为,专心致力于它所擅长的服务职责,即培养人才和促进科学发展。本立而道生,大学越是职能多样化,越是要坚守住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大学之道——毕竟,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忠诚可靠的接班人,是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贡献,也是大学的最高荣誉。没有别的机构能够将从事教学、培养和研究活动这三件紧密地互相依赖的事情做得如此好,在提供科学和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投身于追求这种知识的人员方面大学是不可替代的。这些功能建立在大学对专业性、专门性和理论性知识拥有唯一资格这一基础上。在一个实用性和专门化的时代,大学要设法达成实用性与基础研究、专门化与广泛性的协调,坚持区别于社会其他机构的特质,使自身成为商业及世俗海洋中一座文化和高尚思想之岛。

3.大学是一个自主的机构。大学自中世纪产生时就是一个具有行会性质,旨在追求真理、探索学问的学者共同体。出于对知识学问的共同爱好,希望在相互交流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使人们聚在一起,其组织形式极其松散。大学依照其他行会自行制定行规,实行自我管理,享有很大的自治权。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作用的增强,大学日益受到教会、世俗政权及城市当局的关注,并与之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但大学通过灵活的斗争策略,依然获得一系列自治权。大学自治使其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独立于其他社会机构而存在,这就给栖身其中的学者以学术自由,使执著于理性的追求和探求高深学问成为可能。大学自治和学者自我管理使大学成为聚集各种知识,继承科技文化遗产,创新科技文化的场所,成为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之地,并显示出不屈从外力的叛逆精神,树立起知识权威的地位。

总之,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社会学术组织,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大学都可指代用于推广知识和年轻人教育的最高级机构。大学应该在政治和世风的影响中坚定自己的风向,保持它应有的高傲和执著,清楚自己的定位与使命并有所守;只有现代大学从知性走向德性,成为德性之家,用真理,用良心,烛照人类和社会。正如赫钦斯指出的,“作为教育,这就是真诚地追求知识;作为学术,这就是真诚地献身于知识的进步”,大学只有献身于这些目标,走自己的路以提供非功利性的教育和研究,培养那些能批判性地反思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技术和品质,我们才能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