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泉州的文化遗产和经济潜力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03-15
收藏 纠错

  想去泉州走一走的念头,最初来自泮庐的郑长来先生,他是将1822年在印尼沉没的“泰兴号”上的12万件德化瓷器整体购回的有担当的企业家。而在此之前,孤陋寡闻的我并不知道有“德化”这个位于泉州的瓷都。

  2023年的春节,我和三五好友相约去潮汕,在友人的帮助下,近距离感受了英歌舞的刚劲、潮州人宗族文化的活力和陈椰家祠堂探索新功能的尝试。于是,计划做泉州之行。

  众神的“人间办事处”

  泉州的繁盛来自几次大规模的中原地区移民。一次是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当时北方的士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下,漳州、泉州和潮汕地区成为他们的落脚地,这也是泉州一条重要的河流名为“晋江”的原因。另一次则是宋代,亦是因为辽金西夏与宋朝的频繁战事,使许多中原人士南迁到泉州,此地的第二条河名之为“洛江”,即让人想起河南的伊洛之水。这或许也能让人理解那座历经千年,由蔡襄主持修建的洛阳桥之名的由来。

  福建多山面海,对农耕文明而言,生存条件艰苦,人们被迫去海上谋生,复杂的地理和九死一生的出海,导致闽人信神、爱人,团结互助。春节期间到泉州,空气中都是神人交融的香火气息。从通淮关岳庙到妈祖的天后宫,再到清源山、开元寺、弘一法师纪念馆,佛教、道教、民间信仰,一派繁盛。这源自泉州人的宽容,他们几乎接纳了所有来自各地的宗教信仰,并让其融入泉州人的生活。

  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副区长在关岳庙对我们说,虽然关公庙全国都有,但这里的关公庙不但“补充了”岳飞,还主动去各地考察,吸收各家之长,其香火要远甚于山西运城的关帝庙。

  妈祖信仰在闽粤台等地盛行,当时这些地区的人要在海上谋生,在缺乏足够的气象技术和导航设施的环境下,生死难卜。前述泰兴号,由厦门出发,目的地爪哇,船上两千人遇险沉没,只有130多人被路过的英国商船救起。妈祖必然是他们最后的心理屏障。但有趣的是,随着出海捕鱼的风险性降低,当地人说,妈祖庙的香火已比不上作为财神的关岳庙了。

  开元寺最吸引人的是东西塔,祖籍泉州的余光中写过“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这样的诗句,但我感兴趣的是这座庙里的印度教石柱。在开元寺大殿前石阶上的印度风格的“狮身人面”浮雕已然令人大开眼界,而大殿后廊檐下有一对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柱身圆浮雕刻有湿婆立像、象鳄争斗、毗湿奴骑坐金翅鸟等印度教神话故事。据学识渊博的讲解员林板祥介绍说,其内容源自印度古代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等书中的经典故事。正如马可·波罗说,泉州人信佛,许多信仰到了泉州,都会被“佛化”,堪称“万物皆可佛”,草庵中的摩尼像,也因为被视为佛像而得以保留至今。

  弘一法师,现在被许多人推崇,或许是因为他的佛法修养和对佛教戒律的提倡,或许是因为他与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或许是因为他的《送别》。然弘一将泉州视为他生命最后阶段的托付地而不再浪迹天涯,其中的心结已无从考查了。

  丝绸之路和泉州的经济密码

  鲜艳的刺桐花,曾经在泉州的城头开放,因此,泉州也被马可·波罗称为刺桐城。在那个略显神秘的游记中,泉州给这个意大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这里民心平和、信仰佛教。马可·波罗的到来应该是因为泉州是宋元时期世界最大的港口,这里也一度成为元朝政府重要的税收源头。

  泉州在宋元时代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首先是由于北方移民带来的高素质人才的流入、日趋提升的造船技术,以及元代横扫欧亚的军事成功。就这样,泉州成为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

  那个时候,许多阿拉伯商人到泉州寻找商机并在此定居,通淮关岳庙边上的清净寺建于大宋大中祥符年间,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清真寺。经过战乱和地震,清真寺目前只有石柱和石墙上面的阿拉伯文依然记载着当时的盛况,专家认为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制建造的。在寺内能看到明代万历皇帝要求地方官员保护寺庙财务安全的谕令。但新修的殿前“认主独一”和“万殊一本”的匾额,却更让我这个思想史研究者感兴趣。

  泉州的伊斯兰色彩,从李贽身上也能看出来。作为一个明代具有反叛色彩的思想家,他的伊斯兰血统或许与更早时代定居在此地的伊斯兰商人有关。前几年在开学术会议的时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泉州人王铭铭就强调他身上有多少分之一的伊斯兰血统。当我引述王铭铭教授的说法时,泉州朋友告诉我,现在居住在泉州的丁姓和郭姓等就是伊斯兰人的后裔,其中包括创办泉州著名企业安踏集团的丁氏家族。

  泉州人宽容好客,世界各地的文化可以在这里落地生根,各地的人们也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而且泉州人也有“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泉州人口800多万,但寓居在世界各地的泉州人也有800多万,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商业巨子都是泉州裔。有一次,一个泉州洛江区的官员告诉我,泉州的经济主打一个“熟人经济”,就是充分调动泉州籍商人的乡土意识,以及与泉州人交往而联结产生的生意圈,并由此带动产业链条。或许这也是泉州民营经济如今依然不断发展的密码。熟人社会,是人们对儒家封闭性的一种批评,但泉州人却从乡土和宗族的文化基因中探索经济发展的潜力,这也是我这次泉州行的意外收获。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