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纪念习近平“2014《文明宣言》”发表十周年研讨会暨《交流互鉴点亮人类文明之光》专刊首发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04-01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越)3月22日,纪念习近平“2014《文明宣言》”发表十周年研讨会暨《交流互鉴点亮人类文明之光》专刊首发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此次纪念研讨会聚焦深入研究解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阐释和弘扬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要义,推动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2014《文明宣言》从北京传向世界,让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发展。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刘越摄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迫切需要开展广泛的文明对话,积极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坚实的人文基础。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全面深刻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次演讲也被称为“2014《文明宣言》”。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2014年提出的“文明宣言”到2023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始终坚持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加强文明对话和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将是国际社会携手向未来的文明发展新方向。因为只有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创新并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新世界。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

  《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表示,“2014《文明宣言》”之所以被称之为“文明宣言”,是因为该宣言是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这一大型文明实体首次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界定并系统阐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属性和三大规律,在底层逻辑上阐明了文明交流互鉴构成了文明传播和文明发展的动力机制。在这次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完整提出了中国人面向新时代的文明观,这就为系统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奠定了文明史观和文明范式的基础,成为中国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宣言”。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国际社会首先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理论,这是中国国家元首为促进东西方文明对话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思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进入了多元化、多层次交融发展的阶段,单一或简单的方式无法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复杂问题,需要在总结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构建人类全球化共同的未来提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明宣言”,第一次向世界系统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完整提出了中国面向新时代的文明观,丰富并发展了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思想体系。在新时代“文明宣言”的指导下,我们需要以文化自立的姿态承担起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使命,以文化自觉的行动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以文化自信的态度承担起传播世界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责任。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表示,十年来,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向世界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物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者、推动者和传播者,是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金名片,近年来,我国不断丰富发展以文物资源为核心开展的国际交流,通过文物出境展出讲述中国故事、联合考古项目持续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有效落实等行动,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面对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形势,文物作为国际交流的金名片,尤其肩负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责任,要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文明研究,创新传播方式;第二,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激发人才活力;第三,要鼓励社会力量,增进民心相通。

  如何理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在联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不否定传统,而更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我们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基础。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反映出我国当前的文化实体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发生有机交融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同样,“文明交流互鉴”也并非简单的双向互动过程,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鉴,也来自于平等、开放、包容的对话中形成的有机交融。

  在把握文明主体性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表示,从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到2023年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对于国际社会的宣示;在国内,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自信,再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指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都反映出十年来我国一以贯之的对“文明论”的关注与发展,而“文明论”的兴起反映出我国由对中国式道路经济腾飞的自信发展到了深刻理解中国发展背后的历史文化逻辑和文明逻辑的阶段。

  谢茂松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孔子曾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就像流水一样相续不断,文明作为活着的传统,将过去、现在、未来连为一体。其中,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文明的差异性,差异性作为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价值导向,蕴藏于中国文明礼仪传统之中,也是在这一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强调文明交流互鉴背后的中国文明底层结构。基于差异性而来的交流互鉴,需要建立在文明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只有立足于文明主体性,才能实现学习和转化。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与《文明》杂志社联合主办,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与首都文明工程发展研究中心支持。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