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在回应时代与社会需求中建设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04-11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3月30-31日,“回顾与展望——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与民间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学科史、学科内涵、研究范围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研讨。出席会议的有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陈宏伟,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韩吉绍,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站等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主持会议开幕式。


与会学者合影(主办方供图) 

  时代的变革为学术学科发展注入新内涵

  今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修并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对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归属做了具体调整。在此次试行版专业目录调整中,二者尽管分属于不同一级学科(民俗学隶属“社会学”,民间文学隶属“中国语音文学”),却有着紧密联系。1918年由北京大学发起的征集歌谣运动,标志着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与学科建制史上的共同开端。百余年来,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等方面更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陈宏伟发表会议致辞(主办方供图) 

  陈宏伟指出,山东大学具有悠久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术传统。经过几代学人的积淀和发展,山东大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已经形成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基础理论与田野研究、民俗史与民间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当代社会发展三个特色研究方向。他希望,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以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契机,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站在民俗学、民间文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高度,立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为全省、全国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发表会议致辞(主办方供图)

  王学典强调,在中国语言文学中维护民间文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完善了文科学术的学科体系,也充分观照了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联系。未来学界还须深入思考如何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重新理解民间文学。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主持会议开幕式(主办方供图)

  20世纪末以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关注,全社会在书写文化之外越来越认识到口头文化的重要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梳理我国民间文学学术发展脉络、分析专业目录调整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这对‘孪生兄弟’的当代学科价值应体现在面向时代发展,对人类的基本知识、思维规律进行反思和总结的层面。”他认为,从面向实践而言,在“非遗”飞速发展的时代,民间文学既以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论成就为“非遗”助力,也影响着民众如何看待民众的创造和文化;就理论抱负而言,民间文学是最有可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领域。

  为现代国家与社会发展助力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不仅扎根于生机勃勃的民间文化,也为现代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助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回顾了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引导下,民间文学从大众转向革命,继而拓展到人民话语的历史经验,而关于这一过程中民间文学的“人民性”塑造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1939年,顾颉刚先生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以抵御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1989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首先提出“多元一体”概念;1999年,钟敬文先生在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这一重要的学术命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认为,我们既应看到民俗的独特性一面,更应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与今天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民俗文化的整体性与人民性。据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米海萍介绍,由当地学者编撰而成的《青海民俗志》即反映了青海区域内的多民族多元民俗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在地化表现。

  谈到民俗学应用研究的一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强调,运用民俗学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应用的创造性研究是民俗学科服务社会的路径与功能体现,也是发展民俗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研究、社会治理研究、民俗经济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民俗资源环境研究、民俗文化传承研究等方面,其论文成果数量甚至超过理论研究。目前该类研究需要深化成果的理论内涵,避免沦为“庸俗化的应用”。

  面向时代发展的民俗学需要突破自身理论立场的时间意识。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高丙中对民俗学长期以来以“过去-现在”时间二分预设的文化观察视角提出反思。他认为,正如“非遗”公共实践所基于的“过去—当下—未来”的一体性时间意识,民俗学理论方法的时间意识必须配合重新认识的民俗(生活)时间内涵,做相应重塑,承认其当代性内涵,才能冷静地发现,温情地倡导。

  立足贯通“过去-当下”的当代性,学者们发现,传统的“民间”在今天尽管已经发生变化,但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研究对象仍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举例说,过去面对面的口头传播方式在网络社会尽管大为减少,但网络交流世界诸多不具有个人属性的文学现象,昭示着民间文学具有郁郁葱葱的生命力。

  增强理论创新自觉

  时代的发展呼唤现代学术不断增强理论创新的自觉,更需要代代学人的赓续努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正国注意到,近二十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学科自主探索了故事形态学的生命树理论、礼俗互动理论、民俗谱系理论、文化诗学、全观诗学和故事诗学等重要学科方法,展现了学科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久的将来,中国诗学理论等学科方法会不断走向成熟,探索新的自主理论方法也将成为未来学科建设的重要使命。

  基于对现代学科分工利弊的分析,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张士闪提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应在“田野温度”中协同,面向事情本身去理解“民俗逻辑”“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岳永逸也提出,基于大小社区的民俗研究,使中国民俗学呈现出朝向当下、感受生活、与时俱进的学科属性,也赋予了社区“家乡性”和“自我性”,并进一步淡化、模糊了主位与客位、局内人与局外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雅与俗等人为的边界。

  谈到民间文学学科的未来建设,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友文认为,民间文学以统一于人民性之下的文学性与文化性为基本属性,决定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密不可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二者必须双轮驱动,共同建设。当前亟需加强民间文学基础理论体系与分支学科建设,增强学科的影响力,形成完善配套、多层次性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师资队伍,从而使民间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丽发出呼吁,民间文学的发展需要学术共同体推动共有价值的教育,从替代理论、过渡理论跃升到宏大理论的创建,并坚守兼济天下的学科抱负。

  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民俗研究》编辑部、《节日研究》编辑部共同承办。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