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库资讯列表 >文库资讯详情

荐书|《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发布时间:2024-06-04
收藏 纠错

《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

640 (5)

李红岩 著

ISBN:978-7-5227-2571-0

2023年9月出版

定价:10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为缘起,结合哲学阐释学,考察思维形式与阐释行为的理论关系,对阐释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语义辨析,检视人类阐释行为的发生与初形,引出人类思想的发生机制及原初形态问题,提炼出文明发展的跳跃性特征,揭示感性直观与“观看”行为在早期人类思想中的奠基作用,描述从语言发生到文本出现的基本过程,再现人类第一次政教大分离以及人神关系第一次大更新的观念事实,探究汉字的表意性质与认知意义,考察历史学的原生形态及早期的质文递变关系,指明以诗记事是世界初期史学的公例。全书以考察阐释行为的生成为主线,通过中西比较,在多学科融通中引证中西经典,突显人类观念的统一性与共通性。作者站位高,视野广,史论结合,思考深入,力求做到思想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结合,对于史学理论、史学史、思想史、阐释学等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红岩,天津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阐释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编辑学会副会长。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2000年至2002年,在德国美因茨欧洲历史研究所、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做访问学者。曾在海外二十多个国家访学交流。主要研究阐释学、史学理论、中国思想史、史学史。出版《中国近代史学史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钱锺书与近代学人》《史学的光与影》等专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出版编辑特别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对中国阐释学构建的新的开拓

文 | 张江

红岩新作《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即将付梓,嘱我作序。书中部分章节,在学术期刊发表之时,已有拜读,此次通读全书,仍觉论理通达,新见迭出,很多问题的提出与论证颇有同见。整部书稿视野宏阔,既有学术论文的严谨与精确,又有课堂讲学的亲切和从容,值得阐释学领域关注和重视。


我在不同的场合说过,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带有“元理论”性质的概念,阐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独特的学科。阐释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是跨学科的,又是反学科的;尤其是,它富有创造性地把理解本身作为赖以立足的起始概念,并以此为中心把表达、解释、理解、翻译、应用等人类精神活动的诸种方式作为基本内容,成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并且直接面对未被现代学科分化粗暴割裂的世界本身。


阐释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哲学、人类学都有密切而广泛的关系,但它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则最为深刻。不仅阐释活动的需求缘起于时间间距的扩大和历史情境的变迁,阐释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历史学结成天然的血缘关系。事实上,历史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阐释学的基本问题;历史性不仅是历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引导阐释学不断走向深化的核心概念。“阐释学循环”由最初的“语词段落与文本整体之间的循环”,发展到“文本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循环”,再进一步深化到“阐释者的理解与历史传统之间的循环”,阐释学由方法论、认识论走向存在论、本体论,并寻求向“实践智慧”的第三次转型,其根本的动力来自人们对于“历史性”概念的日益复杂且深入的理解。从根源上讲,历史学的思维性质是阐释性的,阐释是历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因为“被理解了的世界才是现实的世界”(马克思语),被阐释了的历史才是能够真正与现实融通的历史。


关于阐释与历史、阐释学与历史学这种深刻联系,于沛先生有过深刻的判断。他说:“历史研究或历史认识,是阐释性研究或阐释性认识。历史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历史阐释’是这一学科的基本存在形式。”“历史的认识和判断,是通过历史阐释实现的,没有阐释的历史学是不完整的。”此可谓一语中的。就此而言,历史认识的阐释问题就因此成为历史学研究必须首先面对的理论问题,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阐释的目的、路径、方法、功能、标准等,既是阐释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历史研究必须思考的潜在问题,但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或者存而不论,或者避而不谈,更有甚者,人为扭曲。把历史阐释和历史阐释学研究提上日程、大力推进,应该说是历史学界和阐释学界的当务之急。我自己近年来在阐释学基础理论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先后提出“强制阐释论”“公共阐释论”等,虽然说这些理论发轫于我对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反思,但我的用意并不限于文艺理论——事实上,这些理论的影响也不限于文艺理论界,哲学界、史学界、逻辑学界等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反响和回应。如果说“强制阐释论”意图在于一种批判,抵抗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倾向,那么“公共阐释论”则旨在立论,从正面阐发发现真理、认识真理、接近真理的可能途径。对于我而言,如果说我的阐释学研究在历史学领域有什么企图的话,那就是,我希望能够在历史实证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之间寻找一条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富有思想创造的史学理论的新路径。但是,愿望不过是愿望,对于历史学而言,我毕竟是外行,业无专攻,力有不逮,虽企慕而终不能及。所以,读红岩此作尤感亲切,为历史阐释学领域这一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倍感欣慰。


《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可以说是国内历史阐释学领域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重要著作。围绕“阐释生成”和“历史阐释”这两个关键词,它深入阐述了诸如“阐释”“诠释”“阐释循环”等阐释学基本概念,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跳跃性着眼对阐释行为的历史生成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思考,从“观看”的意义和语言的起源出发重新思考感性直观和历史认识之间的关系,结合巫术与原始宗教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居间说话”的历史文化意义,立足汉字表意性特征思考阐释学的形式和历史学的形态,既承接以往思想史的既有脉络,又开拓当代学术研究的新面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意义的创新观点,其学术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应予充分肯定。


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应用,成为本书根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这句最著名的格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过去一切旧的哲学体系予以根本性的区别,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革命性特征。本书第一章通过对“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辩证思考,揭示了历史客观性、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历史限定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理论研究和历史认识的价值立场与方法路径的问题,进而强调了阐释学学科的实践性特点。作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完整而严密的历史阐释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阐释理论,就根本观点来说,谓之唯物史观;就全部理论内容和理论范畴来说,谓之历史唯物主义”。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作者指出,“阐释学的着力点,就在于去探讨感性的人的活动的主体方面、能动方面及其实践行为”。长期以来,不论是西方的还是国内的阐释学研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把阐释学和阐释活动静态化、思辨化、经院化、不及物化的倾向,忽视了阐释活动、阐释学同现实生活、同历史实践之间的联系,历史阐释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使历史背弃历史。本书通过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应用,从学理上接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阐释学理论的内在联系,为阐释学的实践性特征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凸显出阐释学作为基础学科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作者认为,阐释学是研究与揭示思想或思维形式的学问,马克思恩格斯是从自然史与人类史相互融通的视角来阐释人类史的。这些观点应该得到重视。


本书研究方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思维和开放性视野之间的辩证统一。所谓系统,注重综合性、整体性、有序性。所谓开放,注重丰富性、多样性、异质性,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的可能性。在理论研究中,系统性思维通向周全、严谨、自洽完备,这是由现实经验通往理论形态的必由之路。但是,系统性思维的问题也不可忽视,这就是潜在的同质化、保守势、封闭性。开放性视野的意义也就由此而具有特殊价值,它意味着丰富而非单调,多样而非单一,鲜活而非僵化,更多的可能性而非更多的封闭性。此书诸多观点严谨而不拘谨,周密而不封闭,寻求确定性而不拒绝可能性,体现出系统性思维和开放性视野之间的辩证统一。本书之所以能够如此,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是因为作者在理论研究上自觉追求观念结构分析同历史发生研究的相辅相成。这种追求贯穿全书,我们从各章节目录之间的关系上就能看出。尤其是,“阐释行为的生成”“绝地天通与中国原始宗教”“历史学的原生形态及其质文递变”“阐释的公共性与原初性”几章,共时性研究与发生学研究结合甚密,论从史出,史论互补,很好地体现了系统思维和开放性视野之间的辩证统一。在西方史学理论中,长期以来两种虚无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一种是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以历史书写研究代替历史研究的做法,一种是以卡尔·波普尔为代表的以“零碎修补学”代替总体意义上的历史学研究的做法。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研究对于我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反思和批判这两种思潮都有启发意义。


注重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深入挖掘,力图建构中国特色、当代形态的历史阐释学,亦是本书一个显著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巩固和发展文化主体性,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新的文化使命。在阐释学界,“构建中国解释学”的呼声也是由来已久。中国阐释学,必须也必然既是当代形态的,也是中国特色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中国阐释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忘其根本,强行嫁接,只能是丧失自我,自毁长城。作为一本致力于在中国特色、当代形态的历史阐释学构建中有所作为的理论著作,本书对中华文化经典、中国原始宗教、中国古代语文学的众多资源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富有启发性的解读,这些资源和成果不是作为“以西释中”的素材,而是作为建构中国特色、当代形态的历史阐释学肥沃土壤和基本出发点,表现出作者巩固和发展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意识。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倡导构建中国当代阐释学,红岩此作在这方面的努力值得称赞,所取成果值得肯定。


红岩是国内著名的历史学专家,在史学理论、史学史领域用力颇深,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很多部,所著《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中国近代史学史论》都在该领域具有长久影响。这部《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既可以看作他在历史理论领域的进一步深耕,也可以看作是他对中国阐释学构建的新的开拓。


我和红岩相识多年,既有工作上的交道,又有学术上的交流。嘱我作序,实难以有违。本人关注国内阐释学发展多年,对历史阐释学之期待尤为殷切,遂不揣谫陋,书此数语,聊以为序。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