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哲学宗教列表 >哲学宗教详情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4年年会在广州召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12-13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23—24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4年年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现场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致辞。他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历史起点,以中山大学百年华章为背景,回顾了196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以及李达、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等教授的学术贡献,介绍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成立以来的建设成绩,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的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实践哲学讲堂、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前沿讲堂等系列学术活动和《现代哲学》期刊的发展情况,指出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传统积淀和鲜明特色。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郝立新教授代表学会致辞。他首先转达了梁树发名誉会长对中山大学和哲学系百年华诞的祝贺,总结了一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主要工作进展。郝立新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声,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关于“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解析了本次大会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理论意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现实重任。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郝立新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薛伟江研究员代表基金会致辞,他对各位学者的支持参与表示敬意。他指出,作为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4A级基金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扬习近平总书记致基金会的贺信精神,发挥好助推器作用,资助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团体办好活动,努力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年会成为更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端平台。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薛伟江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张伟教授主持开幕式,他向与会同仁分享了百年系庆的喜悦,并代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对本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中山大学哲学系张伟 

  第一场大会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俊文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萍研究员、中山大学徐俊忠教授、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南京大学唐正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单继刚研究员先后就“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的伟大变革”、“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命运与现实效应”、“青年马克思与浪漫派”、“唯物史观具体化视域中的《资本论》”、“人的独立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作学术报告。第二场大会发言由中山大学李萍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张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薛广洲教授、厦门大学徐梦秋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刘卓红教授、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中山大学马天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郗戈教授先后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基于学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走向”“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规范性”“从抽象的一般性走向具体的普遍性的历史空间辩证法”“何以德国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资本论》的规律思想及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等主题作学术报告。

大会现场

  在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紧扣主题,聚焦学理,主要研讨了三个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围绕现代化问题,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展开学理化讨论;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或基础理论问题展开讨论;三是聚焦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阐释其与现代社会诸问题的内在关联。报告主题内容涉及概念的辨析、经典著作的挖掘、思想史的回顾和新问题的展开等维度,并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键概念、实践智慧、文明效应和未来憧憬等方面,讨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重要理论问题。会议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历史纵深和广阔视野,深入探讨了中国的现代化的内涵、内在逻辑、世界历史意义、基本形态、叙事方式,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创性贡献等重大现实问题。

分论坛汇报

  大会闭幕式上,郝立新、聂锦芳先后作总结讲话。本届年会内容涵盖广泛,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的阐发,对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

大会闭幕式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人民出版社、《现代哲学》、《学术研究》等70多个单位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主会场和四个分论坛共有130多位学者发言,深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现代化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键概念和思想变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样式”等议题。

  本届年会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山大学共同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承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现代哲学》杂志社、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广东哲学学会、广东伦理学学会共同协办。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供稿)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