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钟雯轩)1月13日,“人工智能+传媒”创新发展战略研讨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等共同为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空间媒介与智能计算实验室揭牌。
被赋予想象和可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孙大光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极大提升了内容生成的效率,赋予媒体与受众超越时空、虚实融合、人机交流的新体验,开创了万物媒介化、媒体平台化、产业智能化的新兴业态。陕西文化资源禀赋优越,科技创新活力强劲,在实现AI技术与媒体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方面有基础和优势。期待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取得更大进展,更好地用主流价值驾驭“机器算法”,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新技术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文化载体、文化模式,也带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卢建军介绍,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人民网共建智能传播研究院恰逢其时,这也是2021年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以来,与文化领域龙头企业建立、由企业主导的首个产教深度融合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将深入实施“6352”产教融合创新工程,推动“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深耕人工智能与传媒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努力为打造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贡献交大的智慧和力量。
随着算法推荐、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不断发展,国内外传媒领域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运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传媒业进入智能时代,媒体智能化正在重塑传播领域的原有生态。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表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坚持“坚守文工交叉、实施项目牵引、发展智能传播”的学科建设发展之路,精心打造了“繁星指数”数字文化影视艺术领域权威评价体系,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为抓手,着力推进“学习强科”和产教融合,聚焦智能传播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夯实平台、技术与人才基底,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空间媒介与智能计算实验室等的建设。
据悉,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将聚焦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围绕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重大前沿问题和关键需求,构建涵盖传播学、艺术学、未来技术等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团队,以文创产品孵化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推进建设支撑文化新型业态发展的国家智库以及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平台。空间媒介与智能计算实验室将在媒介变革与社会发展总的方向统领下,以空间媒介研究为抓手,聚焦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大众传媒发展前沿方向,对空间媒介融合传播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公共平台、模式标准、业态示范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探索,推动产出我国空间媒介融合传播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