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顶尖科技人才是未来全球产业竞争的稀缺资源,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近年来,我国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 ,但顶尖人才相对匮乏。因此,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吸引顶尖科技人才的实践经验,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所谓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指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具有较高水平、强大功能和广泛影响力的平台,其影响力、领先性能发挥引才作用。一是加快推进一流高校集群式发展。借鉴美国硅谷借助世界级顶尖大学群成长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人才高地的经验,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研力量密集地区为龙头,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引才高地。二是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随着新技术的加快孕育和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更适合科学家工作需要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一批用人制度灵活、市场化运作机制成熟的世界知名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如美国博德研究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近年来,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比之国际顶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方面不断发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大科学装置建设。现代科学的复杂性使得大科学装置在吸引和凝聚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借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粒子加速器等公共大科学装置汇聚全球粒子物理学人才的经验,建设高水平大科学装置招揽全球英才。
创新政策工具,增强顶尖科技人才吸引力。为增强对顶尖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世界各国均推出一系列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补贴等政策工具,如新加坡、英国等国的移民新政,美国奥斯汀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日本的研究、生活补助资金等。我国要想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占得先机,不断丰富创新相关政策是必由之路。一是探索完善技术移民制度。充分利用自贸区、园区等平台载体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在境外顶尖科技人才出入境、停居留、执业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试点,优化便利措施。二是探索制定多样化减税措施。可采取“一人一策”,对特定顶尖科技人才直接进行个人所得税减免。还可设立个税改革试验区,针对顶尖科技人才调整现有税制,适度调低现有综合所得最高边际税率。三是充分发挥财政补贴激励效应。财政补贴可以为人才提供经济支持、促进职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因此,可鼓励发展基础好的省份或城市聚焦重点产业,对顶尖科技人才推出科研经费、生活保障、税负差额等系列财政补贴政策。
拓宽思维,实施灵活多样的引才策略和手段。主动出击、精准定位、灵活多样正成为当下引才工作新特点,目的在于提高引才效率和匹配度。因此,创新引才思路、丰富引才手段是更好集聚顶尖科技人才的主要着力点之一。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以“猎头搜寻+政府购买”的形式打造顶尖科技人才搜寻平台。可借鉴伦敦、洛杉矶委托全球顶级猎头公司为其提供顶尖人才相关信息的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区域积极对接引进世界知名猎头公司,利用其全球网络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掌握前沿技术的人才和团队信息。二是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引才面。采取引才联络站、海外工作站、引才中心等形式在全球知名创新城市和高校设立吸引顶尖科技人才据点,形成引才网络。三是借助项目合作、学术研讨等活动聚合吸纳顶尖科技人才。可借鉴波士顿“创新之桥计划”、瑞士巴塞尔大区“生命科学周”等经验,通过各类创新论坛、研讨会吸引非营利性组织、企业、学术机构与政府进行创新合作并引进世界高水平科技人才。
丰富金融工具,助力顶尖科技人才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成果转化产生市场效益是顶尖科技人才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充分激发其干事创业动力的关键。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吸引顶尖科技人才集聚,应努力降低其科技成果转化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全球科创发达地区的共性经验表明,对处于初创阶段又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项目而言,政府资本早期介入有着关键示范作用。比如,美国北卡三角园为推进政府与民营资本合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为顶尖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助力。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级母基金,聚焦产业导入和细分领域、关键环节的推进,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发挥示范作用。二是提高科创企业获贷率。金融机构可借助金融分析工具对顶尖科技人才项目、初创企业的最优融资模式和规模进行评估;通过开发针对性信贷产品扩大信用贷比例,不断提升科创企业获贷率。三是适时引进国际头部风投创投机构。风险投资因能有效筛选企业和甄别创新项目而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擎。鉴于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商协会作用,开展市场化招引,吸引全球头部风投创投机构在更多创新城市设立分支机构、运营中心。
增强城市“软实力”,为顶尖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新时代,提高生活品质、平衡工作与家庭等非经济因素正成为顶尖人才迁移的重要动因。打造工作、家庭和休闲有机融合的城市发展环境正成为全球科创新城吸引顶尖人才的“秘密武器”。比如,荷兰埃因霍温市就通过营造田园城市、打造城市IP、建设年轻人活力特区等策略,提升城市对人才、企业的吸引力,从欧洲制造业“衰落之城”转变成为专利强度世界第一的“创新之都”。因此,集聚顶尖科技人才势必要在环境、服务等“软实力”方面更多施力。一是打造多功能融合创新区,实现生活与工作多元无缝链接。可借鉴西班牙巴塞罗那通过打造“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四位一体多功能创新街区经验,提高城市生活魅力,以吸引顶尖科技人才。二是营造跨界创新、融合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打造艺术科技融合空间、组织文化科技融合活动、培育创新理念等举措,推动形成创新中相融、相融中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提供优质服务帮助顶尖科技人才更好融入本土社区。做好子女教育、配偶工作、医疗服务、社保衔接等服务,免除顶尖科技人才后顾之忧。对人才的关怀与服务应保证稳定、持续、畅通,须结合人才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与支持,做到定期联系、即时解困,不断增强其归属感。
(作者系河北省重点高端智库省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