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吕家佐)4月3日,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的“书海拾珍——传统文化主题藏书票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幕。
藏书票作为一种“微型版画”,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创作者通过木刻、铜版、石版、纸版、水印版、丝网版等方法进行制作,融绘画、手工、印刷于一体。
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的倡导下,李桦、赖少其等版画家在广州创办《现代版画》并刊印《藏书票特辑》,是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活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藏书票活动在老一辈版画家杨可扬、杨涵、赵延年等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批优秀的藏书票作者群。时至今日,藏书票因其取材内容之广泛、制作之精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之一。
此次展览展出的近400件藏书票作品,内容涵盖青铜纹饰、石刻佛像、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民俗、传统服饰、古代建筑等多种题材,它们的作者既有在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藏书票艺术家,也有许多现当代优秀的藏书票作者。


展览现场。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




藏书票作品。本网记者 吕家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