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加强法学与政治学良性互动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04-30
收藏 纠错

  本报记者 陈雅静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政治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4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及《政治学前沿》编辑部在京举办“政法之维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第二届新时代法政治学论坛,旨在深化对法律与政治关系的理解,推动法学与政治学的融合发展。

  夯实法政治学理论基础

  “法政治学是法学和政治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有助于理解法律如何影响政治行为以及政治生活如何塑造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卢春龙提出,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法律与政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法政治学作为交叉学科,不仅拓宽了法学与政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更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力推动了法学与政治学基础理论及应用对策研究的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形成系统的法律思想和法治理论的国家。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孙晓春表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思想家对于法律的本质、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法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法与道德的关系都有过深入的讨论。秦汉以后,法律的修纂引起了每一代王朝的重视,从秦律到汉律九章、新律、晋律、唐律、大明律、大清律,法典越修越厚,法律条文越来越细密,但中国古代社会却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的法治国家。“公共观念的缺失,是中国社会无法实现从传统法治向现代法治转换的深层原因。”因此,在研究中国古代公共意识和共同体观念时,需要明确古代与现代的理解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审慎比较中西思想,避免随意性的解释。

  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教授喻中认为,中国传统政法哲学为法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礼法学、律法学、经法学和正法之学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法学的核心内容。正法之学以“正”为核心思想,强调通过道德教化和政令实现国家治理,与现代法治理念中的“良法善治”有相通之处,这些知识形态为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推动了政治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

  在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看来,西方的法政治学研究为中国的相关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对比英国和德国的法政治学发展之路,任剑涛发现,德国版本的法政治学在理论深度和哲学化表达上具有优势,但在实践操作和宪法维护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相比之下,英国版本的法政治学更注重权力的运行方式和法治前提下的公法与私法运作,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了德国版本中的诸多问题。法政治学的研究应紧密结合现实问题,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避免宪法成为单纯的法律文献,确保公法与私法的合理运作。

  聚焦法政治学的前沿问题

  法政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法治建设、民主政治、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地方治理等。它通过跨学科的视角,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法政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需要深化自身的知识体系,还需要紧密结合现实问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中央党校教授卓泽渊认为,法政治学研究除了加强基础理论建构之外,还需特别关注“两大关系”与“三大诉求”的现实课题。法政治学要放眼当今世界,就必须研究“涉外法治与国际政治变化”“国际法治与国际政治变化”这两大关系。同时,关注现代化强国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这三大主题的法治诉求。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是中国法政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需要结合中国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王立峰表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需要在国家、政党与社会的三维框架中进行理解。党内法规不仅是党的内部规范,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其与国家法律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法治中国不仅强调国家层面的法制建构,还强调治党和治国的统一。党内法规纳入法治体系后,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行为规则。这种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性,也反映了政党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柴宝勇谈到,作为中国法政治学的标志性概念,党内法规具有范式转换的潜力。它迫使我们摒弃传统的政法分离假设,以政法统合为基础构建新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要求我们在概念层面重新认识法律在政治领导、组织运行和政策执行中的内嵌角色;在制度层面,承认双轨结构的存在,关注政治如何通过制度化手段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运作和自我革新;在分析过程中,强调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将规范性研究嵌入政治结构和组织逻辑中。通过党内法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法制度的运作逻辑,为中国特色法政治学的本土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庞金友强调,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已步入全新转型阶段,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回应现实问题,对政党、体制、权力、法治、治理等国家与社会经济各发展领域核心问题,给予积极关注和系统研究。中国政法大学致力于发展法政治学,既可以强化法学与政治学两大优势学科的内在融合,实现学科体制的共生发展,也可以推动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转型升级,实现学科布局的优化重组,还可以将目前较为分散的多元化研究领域统合在一个共同的学术框架之下,为党内法规、纪检监察等重大新兴问题提供学术支撑和话语指引。新时代法政治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是传统法学和政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延伸,是学科互鉴、学术融通和话语建构的关键支点,是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和治理人才的重要路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 张赛(网络)】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