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构建多元协同的振兴格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5-18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蒋朝常 马中旭)5月17—18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2025年第二场会议暨2025乡村振兴荆楚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表示,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家改革发展的核心要务。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要以“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以“系统思维”破解改革难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集体经济运营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以“全域视角”推进乡村振兴,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农民增收机制。

  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实现历史性变革。城乡统筹、共同富裕,“十五五”时期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希望各方以会议为契机,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探讨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为湖北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贡献才智。

  成果汇报环节,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拥军全面回顾了“乡村振兴荆楚行”五年来的实施成效。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颜廷武系统汇报了乡研院紧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开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剑代表乡研院发布了农业营商环境评价报告。

  主题报告环节由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主持,学者围绕“关于乡村振兴的几个问题”“‘十五五’时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促消费控进口,稳定和保护农业生产发展动能”“未来5-1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等主题作报告。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