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及文献编撰”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5-27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吴雁鹏)5月23—25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及文献编撰”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南京大学哲学学院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研究”课题组承办。来自全国各地30余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亮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研究”的深刻意涵进行了精到的阐述。会议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文献编撰”两个专题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研究”首席专家李承贵从课题研究的基调及特色、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研究”和文献编撰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课题组成员分别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研究”各章节研究计划和撰写情况,与会专家就课题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完善大纲目录,针对性调整结构、内容和相关表述;第二,明晰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与中国哲学文本的界定问题,即如何从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与中国哲学文献中寻找和确定会通的内容;第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相契性问题,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与中国哲学的思想内容之间的契合性;第四,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研究的当代性问题;第五,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及其与哲学大众化的关系问题。在文献编撰方面,要确定文献收集范围,明确人物选择标准、选择内容和编撰思路等。
  李承贵在会议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他表示,课题研究要制定更具体、更科学的方案,纲目要进一步调整、使之更加合理化,要明确重大项目成果的落脚点,准确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与“中国哲学”的内容及性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