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2025年中国—东盟对话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6-25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李梓蓉 李峙瑶)6月21—22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国际关系学院协办,江苏省社科联支持的2025年中国—东盟对话会在南京大学举办。来自中国和8个东盟国家的40余位中外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大国战略竞争背景下的南海局势与中国—东盟关系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在致辞中提出,中国与东盟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合作领域持续拓展。江苏高度重视与东盟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互动,希望以此次对话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高校、智库的合作,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参考建议。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跃华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演讲环节。
  在主旨演讲部分,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提出,2025年中国—东盟关系在政治、经济、人文领域进展显著,高层互访频密,战略共识加强。他提出五大合作方向,包括增强战略互信、构建开放合作新范式、深化传统经济关系、探索创新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以助力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强调,21世纪大国竞争已拓展至经济、科技、数字治理等多维领域,中国需以战略务实主义,与东盟共同重构区域安全与经济议程。
  印度尼西亚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萨利姆从历史维度谈到,中国与东盟互补关系可追溯至7世纪。当前应基于地缘毗邻性,推动海上安全治理与蓝色经济融合。
  会议设置4个分论坛和2个圆桌论坛,与会专家围绕“2025年南海局势新动态及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分析”“中国—东盟海洋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区域稳定展望”“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亚洲的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研讨,从政治、经济、安全等维度分析形势、探讨对策,为区域关系发展贡献见解。
  中国—东盟对话会是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定期组织的代表性国际学术活动。与会者表示,此次对话会的举办,不仅为东盟知名专家学者与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及时、深入、坦诚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双方抓住南海局势和大国关系的新动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是南海中心向东盟智库和学术界积极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学术平台,对于增进双方相互了解、深化合作共识、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王晏清】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