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数字技术赋能创意写作教学新实践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06-27
收藏 纠错

  相较于传统写作学,创意写作更注重创造性写作能力的激发、养成和拓展,而数字技术与中文创意写作的结合,不仅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关键,更是创意写作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发展和创新的催化剂。随着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创意写作教学呈现出新的形态,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描绘了新的图景。

  “图”说创意:知识图谱在写作教学中的革命性应用。知识图谱被誉为“人工智能的基石”,是以“图”的形式来描述真实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教育知识图谱通过拆解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系统梳理,构建知识点及相互关系,形成课程、学科、专业知识图谱,将知识图谱与教学深度结合,优化知识表达,让知识“看得见”“看得清”。近年来,教育部明确提出“将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内涵建设”,以知识图谱为重要抓手,要求“完善各专业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知识图谱的实践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国内高校逐渐开展了中国语言学科知识图谱课程建设,通过知识图谱将课程拆解成能力要求、课程问题、知识点和知识关系、教学资源四大板块,使学生能够可视化地了解课程知识体系和相对应的能力要求,教学过程转变为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主演练掌握知识点,进行探索性学习。

  知识图谱逐渐成为中文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知识图谱将创意写作理论分解为多个能力要求和知识点,并将创意写作理论各个知识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将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章节测验、作业、拓展资源、课程思政案例等知识点进行有效关联。这极大地解决了创意写作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不足、学习效率低、创新性思维不够的痛点,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关联性的思考,大量的知识点糅在一起,难以发现学生的天赋以实施个性化学习的难点。在知识图谱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创意写作的知识体系、核心要素和技巧要求,自由灵活地探索不同的知识点和知识关系,建立个性化学习路径。此外,知识图谱将知识点与创意写作课程目标相关联,专业知识点与课程目标、毕业能力指标点相关联,通过知识点的掌握率准确判断课程目标达成度,进一步实现能力图谱的建构。

  在中文创意写作教学实践中,知识发挥着巨大潜力。在中文创意写作故事教学中,知识图谱被用来帮助学生进行故事创作,包括深化角色背景、创造复杂的角色网络、构建故事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等。在知识图谱的辅助下,故事的全貌和内在逻辑、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都在创作者面前徐徐展开,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沉浸式创作:虚拟现实技术开启写作教学新纪元。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被认为是一项新的构建智慧教育的强大教育技术。学习者能够沉浸式体验逼真的学习环境,展开高阶探究式、自适应式学习,提升多感知自然化的交互学习体验。

  国内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创意写作的途径。“网络文学影视化创意与制作实验室”“人工智能写作教学与创研实验室”等实验室纷纷建立,其中实验室的“VR虚拟体验中心”配备了先进的VR虚拟体验设施,学生通过“基于球面视频的虚拟现实”SVVR技术,进入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身临其境”地体验自然环境、历史事件、未来世界或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或模拟不同学科的实验或场景,激发创作灵感,构思故事情节、塑造角色或描绘场景,或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创建故事背景,丰富写作素材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从实践来看,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创意写作学习环境,具有体验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沉浸式的写作环境,体验不同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虚拟现实技术与创意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充分交互,成就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意写作“翻转课堂”,并且在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实践中拓展学生创意写作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如此,实验室在传统智慧教学理论中融入沉浸式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展开沉浸式智慧备课、沉浸式智慧授课、沉浸式智慧自主学习及智慧评学评教活动,打造出沉浸式智慧教学与实训环境。

  智能伴写:大语言模型如何重塑创意写作课堂。大语言模型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创意写作领域,也为创意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一般的通用大模型都具备辅助写作的能力,大部分的实用写作已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对于创意写作中最具创意的文学创作,人工智能也展示出惊人的创造力。而在创意写作教学实践中,大语言模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大语言模型作为专业“辅导老师”已悄然融入学生的创意写作练习中。智谱清言、文小言、kimi等国内大语言模型推出了智能体功能,只需要设定出相应的关键词或参数,人工智能便可以为每位学习者“定制”个性化的创意写作辅导老师。学生只要持续对人工智能提问,它就会不断回答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包括激发写作者创意思维、提供多样化的故事情节建议、模仿不同的写作风格、修改润色等服务。

  在创意写作思维训练教学中,大语言模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散思维训练中,大语言模型根据学生提供的关键词,生成多种创意,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快速获得新的灵感;在逻辑思维训练中,大语言模型帮助学生生成详细的角色背景故事,提供独特的性格特征建议,创造角色之间的关系网络,提供多种可能的情节走向,生成意想不到的转折点等等;人工智能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创意需求,自动生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高效地创建、组织和分享自己的创意;大语言模型还可以模仿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生成各种文学体裁的示例,帮助学生调整语言风格以适应不同角色或场景。

  在创意写作分文体写作训练教学中,大语言模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语言模型针对不同的写作场景开发了专门的插件,在网络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影视剧本创作、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网络IP剧编写等创意写作文体教学中成效显著。

  在创意写作完成的修改中,大语言模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最具文学创造性的诗歌写作中,大语言模型能够对学生的创作进行伴写、修改和润色,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创作效率。

  人工智能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将在创意写作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可能性。人工智能辅助创意写作发展,既需要理论的持续深化,也需要实事求是地用实践去探索中国化的创意写作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创意写作视野下,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创意写作理论体系,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努力实现中文创意写作教学的创新发展。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

【编辑:项江涛(报纸) 张赛(网络)】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