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构建中国自主的政治哲学阐释逻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07-09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报长春讯(记者赵徐州  实习生孙嘉瞳)7月4日,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与整体特征研究”开题报告会在长春举行。
  该课题聚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不同问题,从文明论、观念论、整体性、德性论与以民为本这一重要特性阐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庞立生提出,要坚持“中、西、马”汇通的哲学观,深度融合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力求促进哲学思想的融通,以服务于当代中国哲学的构建。要以政治哲学为切入点,系统探索哲学史中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体系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项目要在聚集“内在逻辑”与“整体特征”两个核心主题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自主的政治哲学阐释逻辑。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通常是比较与参照。因此,当强调该研究的整体性特征时,与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对比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罗安宪提出,要重视学派不同视角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内在逻辑的关联,尤其是儒、道、墨、法四大家地位的不同。中南大学道学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徐仪明认为,在中国哲学史范畴中挖掘政治哲学的特性与价值,并整理出创新性内容至关重要,这涉及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界定范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欧阳祯人倡导注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强化学术现实关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曹峰主张以“敬天—明德—保民”结构贯通子课题衔接,深化先秦简帛的实证支撑。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高华平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须立足“修身治国”等理念进行研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姚大志主张辨明传统伦理秩序与现代制度正义的本质差异,探索“贤能政治”与自由、平等价值的对话路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邵汉明提出,项目研究要进一步深化问题意识和时代意识。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胡海波提出,项目研究要注意中国哲学的独特价值,处理好“整体观念”“内在逻辑”“整体特征”三个核心概念的关系。
【编辑:韩卓吾(报纸) 齐泽垚(网络)】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