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敦煌蒙书校释与研究》丛书发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9-24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陈静)9月14日,《敦煌蒙书校释与研究》丛书发布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童蒙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历史流传下来的蒙书十分有限,难以如实呈现我国古代童蒙文化与教育的真实面貌。敦煌文献中保存了诸多宝贵的唐五代蒙书,丛书是对敦煌蒙书进行全面系统性整理、校释与研究的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金滢坤担任主编。计划出版二十卷,目前已陆续推出十一卷。

  与会专家学者就古代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丛书出版的意义等问题展开研讨。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表示,希望丛书为古代蒙书整理研究树立标杆,推动敦煌蒙书普及应用,持续为青少年提供优质传统文化滋养,助力文化传承。丛书的出版,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与此前未见的蒙书文献,更对童蒙文化与童蒙教育领域研究起到推动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施克灿认为,丛书的出版对现实教育亦具一定启示,古代的童蒙读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育经验,“三个月的私塾抵得上六个月的小学”这一说法的流传,凸显了古代蒙学读物与教材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当下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无疑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敦煌蒙书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金滢坤总结:一是保存了丰富的蒙书和童蒙教育史料;二是展现了唐代蒙书的编撰内容与类型的发展趋势,勾勒出古代蒙书编撰的发展脉络;三是弥补了学校教育机构、教师学生身份史料与认知的不足;四是丰富了童蒙教育活动的史料,让古代童蒙学习情况与教育实践得以还原。他强调,敦煌蒙书的整理与研究,适应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阐述丛书的贡献与价值时,金滢坤表示,丛书充分吸收现有敦煌蒙书研究成果的精华,对该领域史料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打破了各学科分散研究的壁垒,进行了跨学科协同研究;通过严谨校勘与详尽注释,为学术界提供了敦煌蒙书整理的可靠读本;致力于以高标准的整理规范与深度的学术研究,树立古代蒙书整理与研究的标杆。

  参与丛书撰写的分卷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宝玉等介绍了分卷内容、写卷选择、心得体会等。文物出版社古籍图书中心副编审刘永海从出版的角度对丛书的整理、出版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

  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主办,北京展览馆、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文物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协办。

【编辑:胡子轩】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