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13日,首届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互鉴研讨会暨上海大学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市外文学会协办。

首届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互鉴研讨会暨上海大学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仪式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助力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协同发展
葡萄牙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夏思雅(Sílvia Inácio),葡萄牙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参赞陆叶斯(Luis Costa),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公共外交副领事马丽莉亚(Marília Meneses),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前秘书长王成安等与会。
段勇表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上海大学将充分发挥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的优势,提升中国高校在葡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希望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的成立助力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协同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互鉴,赋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夏思雅(Sílvia Inácio)在致辞中提出,葡萄牙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广泛,推广葡萄牙语是中葡关系发展的基石,通过文化交往、学生交流积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充分拓展两国科技交流空间。她希望以葡萄牙总理路易斯·蒙特内格罗(Luís Montenegro)对华重要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期望通过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的成立搭建起交流桥梁,实现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合作与互利共赢。
马丽莉亚(Marília Meneses)在致辞中引用葡萄牙语名家的经典文学作品,展现葡语之美与多样性,她回顾了2023年上海大学与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联合成立巴伊亚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并展望了将于2026年举办的中巴文化年。她相信,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跨文化对话与学术合作,助力中巴关系广泛持久和互惠发展。她期待以两国之间的友谊为桥梁,双方在文化、文学、经济、脱贫合作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尚新主持。
以学科优势共同构建高水平研究阵地
会上,夏思雅、马丽莉亚、段勇、尚新共同为上海大学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还向受聘专家颁发了聘书。
揭牌仪式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唐青叶表示,基于上海大学校本特色、外语学科的现有优势,中心将致力于打造集学术研究、决策咨询、文化互鉴于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在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多位学者进行了分享。闭幕式由唐青叶主持。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表示,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助力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文明交流,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交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吴蔚表示,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别区域研究领域的优势,不断增强学术实力,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期待更多相关领域学者加入,共同构建高水平研究阵地。
负责老师表示,首届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互鉴研讨会暨上海大学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上海大学在国别区域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上海大学葡语国家区域研究中心将不断推动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致力于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持续的知识动力与人文支撑。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上海大学国际部、科研管理部(文科处)、里斯本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院系领导和师生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