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返回总库

日本古代的试诗制度

作者:孙士超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简介: 日本古代的取士制度取法于唐,而又与唐制存在差异。从制度史层面对日本科举取士进行宏观探讨,发端于桃裕行《上代学制的研究》桃裕行:《上代学制的研究》,吉川弘文馆1947年版。'>[1]。久木幸男《大学寮与古代儒教》久木幸男:《大学寮与古代儒教》,サイマル出版会1968年版。'>[2]在继承和发展桃氏观点基础上,把学制研究扩展至整个平安时代。我国学者高明士从中日古代学制比较的视角修正了久木幸男的某些观点。后久木幸男在吸收高明士观点基础上高明士:《日本古代学校教育的兴衰与中国的关系》,学海出版社1977年版。'>[3],对日本古代的学制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久木幸男:《日本古代学校的研究》,玉川大学出版部...
关键词: 进士  文章  唐代  制度  日本  

《日本古代试律试策论稿》本书的研究角度与范围

作者:孙士超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简介: 前面已经提到,现存奈良平安时代的试律、试策主要保存在《经国集》《本朝文粹》《本朝续文粹》《朝野群载》《都氏文集》《菅家文草》《本朝小序集》以及《本朝文集》等总集或者私家集中。对于这些试律、试策文献,本书拟从以下角度进行整理与研究。第一,日本古代试律、试策制度考述。试律、试策分别为日本科举的重要考试试项。近来的研究焦点集中在日本科举制本身,对于科举试律、试策的考述不多。其实,试律、试策制度的研究对考察日本的科举制的意义更为重要。例如,随着文章生试的确立,文章得业生方略试成了日本科举发展的主流。前面已经提到,文章生、文章得业生试的主要目的不在寻找官吏而在寻找文人。可以说,这是科举在日本的最大改变,...
关键词: 科举  角度  对策  策论  日本  

中外学者试律试策研究现状及倾向

作者:孙士超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简介: 第一,关于中日科举制度的比较研究。以中国台湾学者高明士的著作《日本古代学制与唐制的比较研究》(台北:学海出版社1977年版)、《隋唐贡举制度》第七章“隋唐贡举制度对日本的影响”(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和论文《日本没有实施过科举吗?》[《玄奘人文学报》(台湾)2004年3期]等研究成果为代表。近年大陆学者如萧瑞峰《日本有没有实施过科举制度——读日本汉诗献疑》(《文史知识》1997年第7期)、刘乃亮《也谈日本的科举制度》(《石油大学学报》1999年第8期)、吴光辉《日本科举制的兴旺》(《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科举考试与日本》(《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等论文对中日科举制进...
关键词: 科举  文学  现状  唐代  日本  

日本古代试律试策的研究价值

作者:孙士超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简介: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之上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贯彻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科举选士制度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就是在整个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意义。作为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科举制源于汉,始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两代。从隋朝大业元年(605)设立进士科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正式废止,科举制在中国整整走过了1300年的历史。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还曾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对汉文化在东亚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科举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胡适曾说,“中国...
关键词: 科举  对策  中国  日本  价值  

《日本古代试律试策论稿》前言

作者:孙士超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简介: 自20世纪90年代“科举学”被作为专门的学问提出以来,科举文化研究持续升温,直至形成了专门的“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会议”(该学术会议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第二十一届研讨会于2022年9月在陕西省蒲城县举办)。科举选士制度不仅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贯彻的重要手段,也是儒家思想在整个东亚汉字文化圈内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对世界文化贡献的一件可以自夸的事”(胡适语,见《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随着东亚汉字文化圈内诸国科举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东亚科举文化圈”概念呼之欲出。本书立足东亚科举文化圈,重点考察日本古代的试律试策——省试诗和对策文。统观中日两国学界的科举文化研究...
关键词: 科举  文化  对策  策论  日本  

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实践的当代启示

作者:夏春涛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1日
简介: 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实践究竟可以为今天提供哪些有益借鉴?我们最主要最直接的感受有以下几点。秦灭六国,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确立中央集权制,为后世所承袭,形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权力格局。如前所述,中央集权制与君主专制制度既有关联,也有区别:前者是一种行政体制,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后者属于政体,体现君臣、君民关系。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中央集权等同于“专制”。平心而论,中央集权制顺应国情,行之有效,突出体现为中央有权威,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能力强,从而为推动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体、政体随之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制被赋予新形态新内涵:党是...
关键词: 社会  文化  历史  中国  制度  

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

作者:夏春涛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1日
简介: 以上以国家治理为主线,分列11个专题,重点考察了中国历史上从秦到清两千余年间相关制度(包括相关思想)的产生、演变及影响。基于上述研究与思考,我们将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一)在行政体制上以实行中央集权制为主体中央集权是“地方分权”的对称,指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统一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制度。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承袭,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自此,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总的趋势,“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成为共识或常识。譬如,宋太祖、宋太宗为解决五代...
关键词: 国家  中国  制度  特点  儒学  

《环境治理》结语

作者:夏春涛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1日
简介: 环境治理直接影响民生福祉,进而关乎经济盛衰、社会治乱和家国兴亡,自古即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国家事务。现代环境治理更是具有空前的广域性,需要综合协调自然、经济、社会诸多领域无数的因素和庞杂的关系,必须以国家力量作为主导,广泛动员、调集和组织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综合运用科技、经济、法律、行政、教育和宣传等各种机制和手段,积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全面调和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物质变换、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新陈代谢关系。环境治理的基本目标是保护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根本目的是以自然环境健康、生态系统稳定作为基本前提,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环境...
关键词: 经济  社会  中国  土地  环境治理  
上一页 7891011 12 13141516下一页  第 /31402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