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大事件,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创新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航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今天,一个昔日积贫积弱、受人宰割的旧中国已跃然成为日新月异、势头强劲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在全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就是中国人民唯一历史选择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

“普世价值”决非一般价值观念

作者:迟方旭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我们所谈的“普世价值”,一般是指西方国家以“普世”的名义向外兜售的西式“民主”“法治”“宪政”等东西。它不论是作为思潮,抑或是现实诉求,均与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不相兼容,乃至格格不入。识别、判断西方“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相互对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意义尤为显著。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西方“普世价值”则主张在中国实行多党制。社会主义法治视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视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为宪法所确定。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的一致性,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得到...

斯诺登:西方“普世价值”观的黑色反讽

作者:谭扬芳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近日,“棱镜”事件及爆料者成为全球媒体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小人物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这正是互联网才能谱写出的时代传奇。巧的是,“棱镜”事件恰恰又与互联网有关,看来斯诺登注定要成为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棱镜”事件错综复杂,其背后的故事可能更加精彩,可惜一般人看不到。我们所欣赏到的,是一个颇具反讽意味的黑色幽默:一方面,斯诺登是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向“普世价值”观的捍卫者挑战的英雄;另一方面,斯诺登是西方科技文明培养出来的向科技文明的倡导者挑战的英雄。一句话,因为美国政府的言行不一,美国政府培养了向自己挑战的对手。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宣扬“人权”高于一切。自由、平等...

既有直接损害也有间接损害——美式民主扩张伤及世界文化遗产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美式民主是为维护和拓展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决定了它为了实现资本的增值和扩张,必然侵占和损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包括这些国家和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世界范围来看,就是侵占和损害世界文化遗产。美式民主扩张直接损害了世界文化遗产。美式民主扩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借维护“民主”“自由”“人权”之名,行侵略扩张之实。这种侵略扩张使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毁于一旦。例如,为了实现控制欧亚大陆和称霸世界的野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对南联盟、伊拉克等国家进行狂轰滥炸。以南联盟为例,北约从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的轰炸,使南联盟300多所学校、图书馆遭到严重破坏,约90处历史和建筑遗迹被损坏。伊拉克...

无效民主与民主化研究背后的美国国家利益

作者:张飞岸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无效民主是相对于有效民主生成的概念。有效民主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民主的有效性。经验数据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三波民主化过程中既没有解决政治腐败,也没有改善民众生活,更没有带来社会稳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20世纪90年代初流行的公民社会解放东欧的观点,如今人们更多地认为,东欧转型是一场有利于精英并由精英主导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精英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对于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而言,民主化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与大众利益的扩张和国家的有效治理呈现稳定的相关性。从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实践效果来看,其主要成果仅仅表现为“选举民主”的确立和资本流动性的增强。前者尽管赋予了人民选择统治者的权利,...

从列宁对“一般民主”的批判看“普世价值”

作者:蔡亚志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一般民主”或“纯粹民主”,是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流行的小资产阶级观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本清源,对“一般民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科学批判。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观点,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以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一般民主”渊源颇深,关涉极大。重温列宁对“一般民主”的批判可以帮助深刻认识“普世价值”论的理论错误和实践危害。“一般民主”具有多种名称。列宁在批判“一般民主”时,也把它并称为“纯粹民主”,将二者在同等意义上对待。他把“一般民主”还称为“绝对的”民主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1]、“彻底民主”参见《列宁全集》第38卷,...

从“占领华尔街”看“美式民主”的非民主本质特征

作者:宋小川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起始于2011年9月17日美国华尔街“自由广场公园”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席卷欧美大地。抗议者的矛头直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政治、经济不平等,高失业率、公司贪婪和腐败,特别是金融寡头对美国内政外交的控制和影响。抗议者们最响亮的口号是:“我们是99%”,直述美国社会1%最富有人口与99%人口在收入和财富等方面日益扩大的差距。风起云涌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无疑是对“美式民主”的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实行200多年来,尽管被冠之为最优的制度设计,代表了普世的价值理念,但对于其内在的缺陷,政治学家们是心知肚明的。特别是近年来,两党政客出于政治需要,自觉和不自觉地将这些缺陷渲染...

西方宪政民主理论来源探析

作者:陈德顺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简介: 关于西方宪政民主的理论来源或理论前提的问题,学界向来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主张两个来源说,即把近代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和契约论思想视为宪政民主当然的理论前提。而西方的宪政论者则更强调基督教文化是孕育现代宪政民主的文化母体。上述看法其实是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宪政民主的某个方面的渊源,要完整解析西方宪政民主价值诉求,宪政民主构建的正当性,以及宪政民主的政治文化背景,就有必要对影响宪政民主产生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全面梳理。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西方宪政民主的思想理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剖析西方宪政民主的实质。基督教文化被誉为西方立宪主义的政治文化母体。近年来,国内外政治学者围绕宪政民主与基督教文化相互...
上一页 12345 6 78910下一页  第 /11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