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纠错 引文

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第一辑

Inter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Volume 1)

ISBN:978-7-5004-9826-1

出版日期:2011-05

页数:285

字数:290.0千字

点击量:5683次

中图法分类:
出版单位:
关键词:
专题:
折扣价:¥21.6 [6折] 原价:¥36.0 立即购买电子书

图书简介

一 缘由

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利,不仅人际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且通过各种传媒进行的国际间信息传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生产及销售形成了产业化和全球化,这对世界文化发展、国际关系变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际社会对国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产生的新形势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5年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7年该公约生效。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针对新形势,国际上的学者们也提出了种种新概念,例如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论”,其他学者提出与之不同的“文明对话论”和“对话文明论”。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日益引起各国的注意。这一状况推进了跨文化交流学和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繁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当今跨文化交流研究和国际传播研究在中国兴起了一个热潮。以“跨文化”为关键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上检索,2010年收录的文献就有212种,是2005年41种的5倍多。2009年我国政府投入了450亿元人民币用于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并加以研究的传播学领域。

北京大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从事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教学和科研的高校。198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创办了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班,并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教研室,具体负责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班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跨文化交流学和国际传播学的课程。1996年,由于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要,国际政治系扩建为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教研室扩建为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系,负责第二学士学位制教学和管理,并继续招收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硕士生。2001年春,我校新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时,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系所属全部教员和硕士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全部调整到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年,我院继续招收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方向的硕士生、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方向的博士生。2009年,我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进一步明确把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作为学院发展的重点支持方向。2011年5月28日适逢学院迎来建院10周年的大喜日子,经院学术委员会同意以出版《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丛书作为支持这一学科发展的实际举措。

二 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

《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Inter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的目标是成为展现“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研究领域里创新性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个平台。

为什么要把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展示?在传播学领域,跨文化交流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与国际传播学(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说到跨文化交流,首先要说清它与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传播有什么区别。在中国这三个词是英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不同译法。交际用于张三和汤姆这样的人际交流,传播用于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传播,而交流可以包括交际与传播,所以本书中的跨文化交流包括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传播。关于跨文化交流学和国际传播学的差别,首先,两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家与文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对文化的定义是:“应把文化视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情感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跨文化交流研究侧重文化对传播过程的影响;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例如,我国的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跨文化交流。国际传播是国与国之间越过地理国境线的信息交流过程,国际传播研究侧重的是传播如何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文化基本相同的两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国际传播,如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国际传播;文化相同的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身处不同国家时,其交流也是国际传播。例如,中国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行给国外的华侨和留学生就是国际传播。其次,跨文化交流学主要是研究人际传播,即来自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面对面交流;而国际传播学侧重于通过各类传媒,例如,报刊、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最后,研究的学术渊源不同。国际传播学起源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最早的一本有影响的研究国际传播的书是拉斯韦尔(H.D.Lasswell)在1927年出版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术》。跨文化交流学起源于文化人类学。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是跨文化交流学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在从事培训驻外政府官员和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时,他发现,美国人和其他国家人相处时的许多困难是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造成的。1959年,他出版的《无声的语言》成为跨文化交流学的奠基之作。从此,文化人类学与传播学,特别是与传播学中的人际传播学相结合,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分支“跨文化交流学”。

尽管跨文化交流学与国际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有区别,但是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国际传播常常是跨文化交流。对于国际传播来说,无论是通过大众媒介还是人际交流渠道,跨国的传播通常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例如,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国际传播无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因而,国际传播必须要注意国际传播中的文化的因素。对于跨文化交流来说,大多数交流者,其交流时不仅受到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政治观点和经济地位的影响。以往的跨文化人际交流学常以文化作为影响交流的要素,忽视了政治和经济等因素有时会产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性。国际传播学和跨文化交流学关系日益密切。在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分析不考虑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是天真的,也是不现实的;国际传播研究如果不考虑文化和语言背景,也无法真正理解国际传播。3708980其次,在研究实践中,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在相互靠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跨国公司的增多和发展,跨文化交流的研究逐渐向组织机构间的跨文化交流、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扩展,从微观向宏观方面发展。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联网络的发展,国际传播的研究开始从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发展,即观察的视角从宏观走向微观。国际传播从宏观向微观扩展,跨文化交流从微观向宏观扩展,两者关系日益密切。例如,1991年美国传播学会(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出版的《传播学就职之路》在介绍传播学的分支情况时,就把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并列为一个分支。3708981著名跨文化交流学者威廉姆·B.古迪孔斯特(William B.Gudykunst)参与主编的《国际传播学与跨文化交流学指南》(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s,1st edn,1989,2nd edn,2002)把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看做是有密切联系的两个分支。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观察既需要宏观视角也需要微观视角,正如我们对地球的观察一样,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从太空中看到了一个蓝色的球体——地球,这是人们对地球的宏观观察。我们漫步在春日的未名湖畔,观看美丽的红花绿草,这是人们对地球的微观观察。我们对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观察,不仅需要从微观上了解跨文化交流学的知识,还应从宏观上把握当今全球文化交流的格局和形势。当今的人际跨文化交流是在国际文化传播大环境中进行的。不了解全球文化交流的形势,不是一个真正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交流者。以往的国际传播研究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比较重视,但对文化因素缺乏足够的重视。把这两种传播学分支的研究成果在一起展示,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相得益彰,有利于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提高跨文化交流者的文化自觉。

因而,构筑一个跨文化交流学与国际传播学的学术平台有利于宏观学科(国际传播学)和微观学科(跨文化交流学)两个学科的打通,使人们能更全面地看待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了解和掌握其规律。

跨文化交流学和国际传播学具体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跨文化交流学的研究领域很广泛,信息交流可以依据参与交流人员的数量,分为多种层次,主要有:个人内部、人际之间、团体内部、团体之间、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国家内部、国家之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因素在这些层次中都会产生影响,这成为跨文化交流研究的课题。从交流的语境看,跨文化交流可以发生在日常交际、外语教学、工商管理、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新闻报道、文学艺术、外事活动、广告制作、新闻发布、各类谈判等场合。国际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通过各种大众传媒的信息交流,具体而言,它研究的是通过通讯社、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进行的国际传播。

三 目标、方法及读者

目标是通过本丛书促进我国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学术研究上一个新台级,使之成为发表国内跨文化交流学和国际传播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平台和中国跨文化交流学和国际传播学学者的思想宝库,并代表国内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学术研究的高水准,为从事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管理部门、媒介机构高层决策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提供有关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科学的参考资料。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将坚持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北京大学的精神理念,并从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期望它为学术界和相关媒体联合研究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搭建平台。希望撰稿人不仅有学者,还有媒体界的专家和从业者,在学术界和媒体界之间彼此缺乏交流的大裂缝上架起一座桥梁。

其次,为学术界自身搭建跨学科交流的平台。本丛书力图加强我国学术领域对当今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加强从事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学者彼此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能吸引新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专家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研究中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

最后,为我国和外国学术交流搭建一个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我们不仅要介绍国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要把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到海外。

办好这个丛书,首先,需要得到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其次,作为非营利性的学术性丛书,绝不收取论文作者的任何补贴费用,编辑部将借鉴匿名评审制,以保证学术尊严和论文学术质量。学术研究是件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为取得有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重要的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本丛书采用的论文既包括定性的研究也包括定量的研究,当然采用多种方法齐用的“三角测量研究法”更欢迎,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加强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是提高我国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学科研水平的必由之路。

本丛书的读者是从事涉及跨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的研究者、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生。具体而言,在跨文化交流领域,包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工商管理、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新闻报道、文学艺术、外事活动、广告制作、新闻发布、各类谈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在国际传播领域,包括从事涉外类新闻报道、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工作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关世杰

2011年3月10日

Introduction to Series of

GUAN Shijie

Abstract: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origin,goal and target readers of the series,and explains the reasons of putting the inter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together in this series.

Key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eries

(GUAN Shijie,Professor of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Peking University.Email:guansj@pku.edu.cn)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图书目录

本书视频 参考文献 本书图表

相关词

阅读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第一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E-book.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关世杰(2011).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制
×
错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