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 22
    2023-08

    填补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空白 “玉龙故乡”发现更早的“龙”

      8月20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子项目——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一件龙形蚌饰。这件蚌饰,属于红山文化早期,年代上远远早于此前出土的玉龙,填补了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的空白。   据了解,松山区彩陶坡遗址位于赤峰市,赤峰市又被称为“玉龙故乡”。这件……

    来源:“内蒙古日报”公众号
  • 18
    2023-08

    山西襄汾发现3座春秋墓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对外发布,在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发掘3座春秋墓葬。其中一处墓主人生前或患有恶性肿瘤。   上述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墓葬群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   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京燕介绍,2017年在墓葬群中部偏西处共发掘春秋时期竖穴土坑墓葬25座,其中M3015、M3022、M3027较……

    来源:中国新闻网
  • 18
    2023-08

    辽宁凌源发现7座辽代窑址、2座清代墓葬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完成了朝阳凌源市万元店镇热水汤东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共发现辽代窑址7座、清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30余件套。   此次发掘工作始于2023年6月,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发掘的7座窑址呈东西向分布,间距在1.5至2米,受土地修整影响,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辽代窑址发掘后全景   该项目考古发掘人……

    来源:新华网
  • 18
    2023-08

    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再次启动

      16日,巫山龙骨坡遗址2023年考古发掘正式开工,这也是对这处更新世时期遗址的第5次考古发掘。 8月16日,工作人员在开展勘测工作。新华社记者 唐奕摄   巫山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又称“巫山猿人遗址”,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等人发现,并在此发掘出距今约204万年的“……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16
    2023-08

    涞水张家洼遗址填补环燕山地区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文化空白

      8月11日,记者在涞水县文物局的一个文物库房看到,置物架上摆满了张家洼遗址出土的陶器,此外,出土的铜钖、铜当卢等青铜器外形也十分精美,它们透过斑驳的痕迹散发出的历史光泽,引人注目,令人称奇。位于涞水县明义镇张家洼村周围的张家洼遗址,经过考古人不断发掘,出土了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遗物,该遗址考古发……

    来源:河北日报
  • 14
    2023-08

    山东烟台发现大型瓮棺葬墓群

      2020年4月,烟台市业达卓悦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取土中发现有地下文物埋藏情况。5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潍坊潍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项目占压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勘探中发现一古遗址,遗址地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古现街道四合村西北,因此定名四合村遗址。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

    来源:“文博中国”公众号
  • 07
    2023-08

    山西发现宋代砖雕壁画墓 墓内有多处题字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日对外发布,当地考古人员在运城市临猗县发现两座宋代砖雕壁画墓,年代为“熙宁八年”(1075年),墓内有墨书题字“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山西发现宋代砖雕壁画墓,图为M1墓葬后室北壁。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墓葬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天兴村,考古人员经过考古清理发现有仿木构……

    来源:中国新闻网
  • 03
    2023-08

    唐王城神秘面纱渐次揭开

      地处南疆地理几何中心的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辖区内古城址、古烽燧、古陶窑、古墓等历史遗存多如繁星。其中久负盛名的是唐王城遗址,它曾广泛存在于史书记载中,也曾引来多名西方探险家的考察与发掘,但其为何突然消失,至今是个谜。 唐王城遗址出土的陶罐。贺浩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到10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31
    2023-07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考古的故事

      7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参观“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等展陈,了解三星堆遗址发掘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落成使用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考古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7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拍摄的展品。新华社记者……

    来源:
  • 28
    2023-07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闪耀在三星堆的文明之光

      成都平原,鸭子河畔,当青铜时代的风吹过这片沧桑的土地,“三星伴月”熠熠生辉,留下独具一格的文明印记。   这里曾流传着“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古老传说,金乌栖息于通天神树,在叩问苍穹间飞渡千年时光。   26日下午,正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7891011121314> 跳转至共 173 页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