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 31
    2023-01

    王炳权: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与前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迎来繁荣发展新契机。中国特色政治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总纲,大力推进中国政治学“三大体系”建设,各方面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回应中国政治发展要求,突出本土特色;为体现中国政治文明贡献,恢弘中国意……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1期
  • 31
    2023-01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纵观世界近现代发展史,现代化总是与民主相生相伴。现代化为民主提供物质、精神等基础保障,而民主则是现代化的目标和本质之一,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实现状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就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关键维度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所……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3日
  • 31
    2023-01

    坚持人民至上 共创美好生活——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发展报告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来源:《管理世界》2023年第1期
  • 17
    2023-01

    国际人权两公约的中文本:正本、清源、纠误

    通常所称的“国际人权两公约”或“联合国人权两公约”即《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中文本经常令人困惑,一是两者似乎另有标题和约文中含有“盟约”而非“公约”的中文本,二是——且更麻烦的——两者似乎各有两套标题和表述都不尽相同的中文本。这些问题不仅令研究者无所适从,也引起相关……

    来源:本文首发于中国法学网2023年1月14日。欢迎转载,敬请注明中国法学网首发。
  • 17
    2023-01

    从源头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一、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法学界答非所问 近年来,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是愈演愈烈,造成损害可以说是非常严重。不论是徐玉玉死亡案件、李文星死亡案件这些尖锐的个人受损害案件,还是集体性、大面积的民众尤其是老年人群体、青年学生群体受诈骗案件,都不但引起了社会的愤恨,也引起了社会的恐慌……

    来源:本文首发于中国法学网2022年12月9日。欢迎转载,敬请注明中国法学网首发。
  • 15
    2023-01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报告明确强调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我们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要义。 高度重视涉外法治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十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13
    2023-01

    2022年度中国式民主发展关键词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伴随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民主发展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顺利召开,近三千名经过民主选举的人民代表,带着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郑重走进人民大会堂,通过法定程……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2期。
  • 11
    2023-01

    【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59】王天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开创劳动法治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多项任务使命涵盖劳动就业及相关领域,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劳动法治及理论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确立了行动目标,激发了前进动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劳动法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应深刻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11
    2023-01

    论死刑复核案件中对被告人的法律援助

    摘要:对死刑复核案件中的被告人是否实行强制辩护在理论界一直存在正反不同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确立了依申请提供法律援助的“中间路线”,立论之基为死刑复核引入法律援助确有必要,但死刑复核程序是不同于一审、二审普通审判的特别救济程序,可依被告人意愿对法律援助的引入方式作适度调整。该法第25条第……

    来源:《现代法学》2022年第6期。
  • 10
    2023-01

    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的重要成果

    国家豁免指的是一国法院不管辖、不处理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案件,也不对外国国家财产采取强制措施。中国制定《外国国家豁免法》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外国国家豁免法》草案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尊重外国国家享有豁免的一般原则,规定了合理的豁免例外范围以及豁免诉讼中……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01月09日。
<910111213141516> 跳转至共 128 页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