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 24
    2023-02

    吉林大学考古团队发现距今6000多年石制蚕茧

      从吉林大学获悉,过去一年,该校考古团队在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首次发现2枚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早期的石制蚕茧。   2019年以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等单位联合对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曾发掘出的距今6000年的石雕蚕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3
    2023-02

    山西霍州窑发现金元明窑业遗存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作为山西地区金元时期生产瓷器的代表性窑场,霍州窑发现一批金元明时期窑业遗存。   霍州窑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白龙镇陈村。自1975年发现以来,霍州窑一直没有进行考古发掘。   202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霍州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霍州窑址开展了首次科学考古发掘……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3
    2023-02

    陕西清平堡遗址考古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清平堡遗址发现民居与商铺等遗迹,并出土大量彩绘泥塑神像等。专家表示,这些遗迹反映了当时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情况。 清平堡彩绘泥塑。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为明代延绥镇长城三十六营堡之一,同时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3
    2023-02

    考古确认石家河古城面积逾300万平方米 与良渚古城规模相当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成果,首次确认天门石家河古城由内城、城壕、外郭城构成,面积近350万平方米,与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规模相当,同时还新发现了古城的水利系统。   此外,考古工作还首次确认内城河流、水门、拦水坝、小型水库等古城的水利设施。专家表示,这是长江水利文明发展高度的体现,水利系统的……

    来源:新华网
  • 20
    2023-02

    山西大同发现唐墓58座 出土各类随葬器物300余件(套)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对外发布考古成果,考古人员对山西大同一处建设项目用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共清理唐代墓葬58座,出土陶、瓷、铜等各类随葬器物306件(套)。 M47全景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土铜器组合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平城区智家堡唐代墓地,位于大同市城南智家堡村西北。2022年6月至9月,为配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
    2023-02

    辽上京皇城遗址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2年6月考古人员在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辽上京皇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6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对辽上京皇城遗址西南部大……

    来源:新华社
  • 20
    2023-02

    山西长治发现3座唐代纪年墓 陪葬品折射墓主生活情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晚发布消息,长治市潞州区屈家庄墓地共发掘清理出5座唐代和25座明清墓葬。其中3座唐代墓有确切纪年,墓中出土的精美陪葬品折射出墓主的生活情调。   2022年4月至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治市古建筑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上述古墓葬进行发掘。   其中,M1、M20、M21唐代墓葬出土了墓志,分别为咸……

    来源:中国新闻网
  • 17
    2023-02

    山西发布碧村遗址考古成果 揭示黄河岸畔的先民生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对外发布兴县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成果,该遗址是目前在入黄河口处发现史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石城,多角度揭示黄河岸畔4000多年前的先民生活。 核心建筑-小玉梁地点。 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晋西北是中国史前“Y”字形文化传播带的重要一环,连接着陕蒙与晋南,地处入黄河口处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 17
    2023-02

    陕西考古发现约2400年前“冲水式”厕所

      15日从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在栎阳城遗址发现一处距今约2400年的高等级厕所遗迹,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厕类遗存,也是中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 植物纹瓦当。 图片来自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   栎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据文献记载,栎阳城作为秦都30余年,也是……

    来源:中国新闻网
  • 16
    2023-02

    安徽明中都遗址发掘为宋元至明清宫殿制度演变添新证

      15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度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要发现。其中,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等考古新发现,进一步补充了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宫殿制度演变过程的资料。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后殿连廊区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图片来自国家文物局   明中都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家乡安徽省凤……

    来源:中国新闻网
<1415161718192021> 跳转至共 172 页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