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与文本形成的复杂性

¥1.0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11

字      数: 264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与文本形成的复杂性

前述以释宝成辑录《康僧舍利》故事时,对其出典文献《出三藏记集》的一处时间上的“修订”为线索,分析对比了七部与之相关的佛教文献。这七部文献按照在《康僧舍利》文本形成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二是初唐五部佛教文献《破邪论》《集古今佛道论衡》《广弘明集》《释迦方志》《法苑珠林》。第一层次为《康僧舍利》的直接资料来源。第二层的五部文献看似与《康僧舍利》文本形成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与释宝成对康僧会至建业时间的“修订”紧密相关,属于间接文献。

从前面对释宝成将《出三藏记集》“赤乌十年”修改为“赤乌四年”的校勘过程的分析可知,根据在《康僧舍利》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上述七部先行文献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出现了两个层次的变异文本,产生了多种互文文献:首先,在直接资料来源层面,从《出三藏记集》到《康僧舍利》,产生了一个变异文本,也就是释宝成在摘引《出三藏记集》原文时进行的文句削删和“意引”,尤其是对康僧会初至建业时间的改动。其次,间接资料来源层面,即初唐五部佛教著述在引用《吴书》康僧会故事时产生的互文文献。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出自道宣一人之手的三部著述《集古今佛道论衡》《广弘明集》《释迦方志》,三者对同一故事的征引体例并不相同,出现了三种互文文本。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孙士超.日本古代试律试策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