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全球扩展

¥0.3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8-07

字      数: 1638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四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全球扩展

20世纪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新形象,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的经济体特别是印度、巴西和中国广泛发展起来,不仅占据了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讲坛,而且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建树,一方面见之于他们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的系统批判,特别是提出了“生态帝国主义”的全新概念,使这种批判与对全球化问题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全面推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上,这一构想比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构想更为完整和成熟,改变了以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多少还接受生态运动的政治纲领和社会理想的局面。同样,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之间也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对生态运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实际影响,另一方面,生态运动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产生着更为强大的驱动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迅猛发展与21世纪初在西方世界掀起的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不无关系。在这场大讨论中,生态社会主义,特别是其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因其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主义的独到见解,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这一时期,除了原有的一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比较活跃之外,又涌现了一大批新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国的乔治·拉比卡(G.Labica)、英国的瑞尼尔·格伦德曼和大卫·佩珀等。观察这一时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我们可以继续看到“从红到绿”“绿色红化”的现象,即一些绿色运动的理论家拉近了和马克思主义的距离,程度不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点和立场,并努力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其遇到的生态问题。而随着“绿色红化”现象的出现,在生态运动中“红色”的地位又进一步增强了,现在已经不是“红绿交融”,即“红”“绿”平分秋色的问题,而是出现了“红色”思想在生态问题上后来居上的局面。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刘晓勇.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